第7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连家乡父老都下得去手?你们年迈双亲千里迢前来救险,你们却兵刃相向?”扶稣快步上前喝止,若当真交战,此前筹谋尽付东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连我们都敢射杀?狗蛋!你自幼吃庄里百家饭长大,如今羽翼丰满了,竟敢提刀对着养你长大的大娘?早知你如此狼心狗肺!”
齐军阵中,一名百夫长面红耳赤地收起佩刀。
扶稣行至一名清秀妇人前:“尔等为谁而战?齐王早已遁逃。可曾知晓家乡亲人正遭劫难?这位娘子险些被征丁衙役 ,幸亏我军途经相救。你们在前线厮杀,那些畜生却在残害你们的亲眷!若战死沙场,谁来护佑家人?”
城头一名齐军士兵突然嘶喊:“阿秀!你可安好?都怨我!”
那妇人抬头泪落:“许郎...许大伯为护我被衙役杀害,孩儿也险些...幸得秦军相救...”
“混账!我等在前线御敌,他们却在毁我家园!到头来相救的竟是敌国秦军!这仗还有何意义?”士兵怒吼着卸下甲胄。
“我要归家!”
雍门大夫拔刀厉喝:“叛逃者死!大齐需要你们!”
“王上都弃国而逃,何来大齐!”
雍门大夫正要斩下,却被大将军横戟拦住。
“由他去吧...是我大齐亏欠将士。”
横戟环视军心涣散的部众,凝视扶稣:“公子胜得光明磊落。望公子信守承诺,善待临淄百姓。”
“言出必践!”
“好!全军卸甲,开城归降。某,去矣!”
“大齐永在!”
寒光闪过,将军从容引剑。雍门大夫与亲卫相继自刎相随。
扶稣整衣肃立,躬身长揖。
王贲以拳捶甲,秦军齐声行礼。
神州自古多义士,横戟为社稷死战,为苍生 ,终以身殉道。这慷慨气节,赢得敌军敬重。
华夏自古崇敬英烈,唯有如此,方能激励豪杰为国奋戈,此乃血脉相传的信念。每逢国难当前,必当血祭疆场,纵使骸骨堆山、碧血染河,亦誓死扞卫国土,寸土不让。
将士以肝胆相照,统帅以铁血为袍。长枪浸透征袍赤,宝剑寒光映日辉。斩尽犯境之敌,捣毁贼寇巢窟。纵使沧海倾覆,唯有忠魂不灭。炎黄子孙铁骨铮铮,华夏精神永世长存!
临淄城门隆隆开启,齐兵卸甲伏地,拜于扶稣马前。公子仰视城垣血痕,胸中激荡难平。转身望见大秦铁骑如林,颔首示意。王贲剑指苍穹,锋刃流转寒芒,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自此四海归一,独尊大秦!"三军雷动,山呼 :"大秦永昌,大王永寿!"
号角呜咽声中,玄甲大军踏着撼 步开进临淄。王贲于战车上高呼:"请公子上车,同受凯旋之荣!此战首功当属公子,末将定当上奏请封。"
扶稣摆手道:"将军且为三军请功。二百年诸侯混战终结于将士之手,当设宴犒赏,唯不得惊扰黎民。吾奉王命历练而已,何须封赏?"说话间,眼见齐帜被秦军抛落城头,那绣着"齐"字的旌旗坠入血污泥淖。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王贲兵临城下,齐人不战而降。当齐王建弃国远遁时,五十万齐军尚驻高唐。临淄城头翻卷的玄色旗帜下,扶稣拾起沾血的齐帜,小心翼翼地拭去血痕——这 之鉴,将永伴身旁警醒。
帝国初升的朝阳里,公子已瞥见暗涌的危机。如何在这风云诡谲中匡正父王之失?如何驾驭这架隆隆前行的战车?这些问题如铅块般压在心头。远处,新时代的号角正穿透血雾,响彻中原大地。
没想到他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让周围的齐国士兵痛哭流涕。他们的国家已经 ,被大秦的铁骑碾碎,昔日的荣光被狠狠摔在地上任人践踏。而此刻,竟还有人如此敬重他们,珍惜他们曾经的荣耀。正是眼前之人,让临淄六十万百姓免遭战火涂炭。
"公子!"八千齐军高喊着齐刷刷跪倒在地。
扶稣望着城外黑压压跪倒的士兵,快步上前扶起一名披甲战士:"起来!都站起来!你们没有失败,是你们守护了临淄城。眼泪解决不了问题,齐人也好秦人也罢,都是华夏子民。面对天下大势,你们的选择没有错。但若遇上外敌,希望你们还能保持今日的血性!"
"我等誓死追随公子!"
"愿意解甲归田的可以返乡,想要继续从军的,可加入大秦军队。"
"可公子不是说天下一统后就没有战争了吗?听说秦人都是靠军功封侯拜将的,不打仗哪来的战功?"有士兵高声问道。
扶稣闻言轻笑。这些人多数是职业军人,在齐军中没有晋升机会,如今自然想靠军功在秦军 人头地。
"诸侯混战是华夏内乱,但外族从未放弃进犯中原的野心。赵国修筑长城防的是谁?如今中原归于一统,百姓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但边疆永远不会太平。想建功立业的,就去边境效力吧。在大秦,军功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出身!"
"先回去与家人团聚吧,想从军的随时可以来找我。大秦永远欢迎为国征战的勇士!"
"谢公子!"
站在城墙上,扶稣望着大秦精锐整齐开进临淄。士兵们经过他身旁时都骄傲地昂起头,眼神中满是敬重。这位尊贵的长公子不仅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更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拿下了这座坚城。
扶稣仁德之名,传遍四海!
骑着战马缓缓入城,这座东方古都曾是政治商贸中心。宽阔的街道,整齐的布局,处处彰显着昔日的繁华。作为孔孟故里,临淄文风鼎盛,城中儒生众多。
这些读书人手中的笔杆锋利如刀,又个个心高气傲。大秦统一后坚持法家治国,儒生们常私下议论分封旧制,以古非今引得始皇震怒。焚书之举彻底得罪了这群文人,以致后世史书将始皇帝描绘成暴君。
千秋功过任人评说,但始皇帝的功绩有目共睹: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开凿灵渠。他将统一的理念深植人心,对华夏文明发展功不可没。人非圣贤,但终究是功大于过。
这些儒生必须为大秦效力,他们的学识对治理国家至关重要。与其让他们与秦国为敌,不如让他们为秦国出力。
扶稣穿行在城中的街道上,发现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除了巡逻的秦军士兵,整座城仿佛空无一人。
正思索间,一名骑兵疾驰而来。
"见过公子,王翦将军请您速往齐宫商议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