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扶稣在宫门 以正军法,秦军上下无不震慑,行事皆按规矩。但总有些胆大妄为之辈以身试法,扶稣也不负众望,送他们早早归西。
其中就有一位秦军五大夫,手握实权,对扶稣的军令毫不在意。宫门案发后,他仍我行我素,短短三日便 六户人家,强抢民女数十人, 后又 灭口,毁尸灭迹。最终,督战营登门,以军法处之。
这世上没有纯粹的白,亦无纯粹的黑。既然他们急着赴死,扶稣自当成全。
此等高位的实权将领,扶稣果断腰斩于市,其亲兵尽数伏诛,连带失职的数名督战营军士也一并下狱,总计六十余人。
一时间,秦军人心浮动,有人愤愤不平,欲寻大将军王贲 ,却发现王贲自那日议事后再未露面,军中事务皆由公子扶稣决断。
这一察觉令秦军内部瞬间噤声,再无人敢挑衅公子的权威。连五大夫都难逃一死,区区左庶长又岂能幸免?上层将领收敛,下层士卒更不敢造次。
临淄,这座东方大城,彻底归于平静。
此刻,在一座寻常民宅内,王贲与扶稣对坐饮酒。
“公子此举是否过于严厉?恐怕会挫伤我军士气。”王贲仰头饮尽一爵,皱眉道。
“将军,我深知此举不利士气,但损兵折将总比全军覆没强。安抚临淄百姓,对我大秦有莫大助益,岂能因小失大?”扶稣亦举爵饮尽。
“公子是想劝降?”
“不止是想,我已在做。”
“哈!”王贲摇头笑道,“某非不信公子,只是临淄投降,一半因公子仁德,一半怕是无奈之举。临淄守军不过一万五,纵使城高墙坚,败局已定。但高唐不同,齐国倾国之兵集结于此,齐王建必已逃入其中。虽说临淄已归秦,可天下称‘一统’,呵呵,你我皆知,不拿下那五十万齐军,谈何一统?”
“届时,必是一场惊世大战!临淄既下,王上必定增兵高唐。蒙恬三十万大军已先与齐军对峙,我等再从临淄出兵,便可合围。”
“将军果然深谋远虑,天下大势已尽在掌握。”扶稣含笑,“但将军可知,王上为何等我们拿下临淄才发动此战?不止为前后夹击,令齐军腹背受敌。”
“莫非……”王贲似有所悟。
“正是将军所想。大军合围,再加此计,我有九成九把握,让我大秦不费一兵一卒,令那五十万齐军归降!只是此计环环相扣,不容丝毫差错,而临淄,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若不出意外,父王此刻,已收到将军的捷报了。”
"公子果然慧眼如炬,不过这般显露锋芒,若是王上......"王贲目露忧色。
"将军与我父王相处多年,怎还不明白他的为人?"
"倒是我多虑了。"
嬴政向来高傲自负,对自己的一切掌控自如。那些横扫六国、奠定大秦基业的开国功臣,个个战功彪炳,却无一遭到诛戮,正彰显了他的气度。
始皇在位时,天下鼠辈与六国残党无一人敢轻举妄动。仅他一人之威,便足令四海臣服。待其仙逝,世间再无此等雄主,战火遂重燃九州。
咸阳宫内,朝议正酣。
嬴政端坐龙椅,听着群臣奏报,神思却早已飘远。
"启禀王上,自郑国渠修成,关中沃野千里。据郡守呈报,今年又将迎来大丰收。"丞相王绾奏道。
"如此可保我军粮草充足,为大秦宏图更添助力。"
"甚好!关中能有今日,全赖郑国之功。传寡人旨意,召郑国入咸阳,寡人要重用于他!"
恰在此时,一骑快马飞驰入城。驿卒手持令牌,高声喝道:
"前线急报,八百里加急!"
咸阳百姓闻声纷纷避让,为其让出通路。自灭国之战以来,这等加急军报仅出现过五次,每次皆震动天下。
持此令牌者,可纵马直入咸阳宫,面见秦王。宫门守卫不得阻拦,此乃大秦最紧要的传讯之制。
朝堂上,议政已近尾声。所奏皆是民生琐事,非秦王所愿闻者。众武将缄默不语,连廷尉李斯也保持沉默,众人皆在等待。
"今日怕是等不到了,退朝吧。"秦王正欲起身,宫门外突然传来急促呐喊,打破宫廷寂静。
"临淄军报!臣要面见王上!临淄军报,八百里加急!"
秦王猛然转身,眼中精光毕露:"寡人等候多时了!"
马蹄声在宫墙内回响,直至殿前戛然而止。驿卒滚鞍下马,却因连日奔驰双腿发软。眼前那漫长的黑玉阶梯尽头,才是威严的咸阳大殿。
两名侍卫急忙架起他,快步拾级而上。
当驿卒被搀入大殿时,满朝文武目光齐集。他踉跄跪倒,高声禀报:
"启禀王上!王贲将军率二十万大军围困临淄,扶稣公子以三寸之舌说降全城!"
"什么!"
群臣顿时哗然。齐都临淄竟不战而降,此乃惊天大捷!
"齐王何在?"
"齐王未待我军合围便弃城而逃。王贲将军 乘胜追击,直取高唐,完成天下一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临淄已入我大秦版图,齐国气数已尽!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群臣山呼之声,响彻云霄。
朝堂之上一片欢腾,齐都临淄陷落,意味着大秦扫灭六国的伟业即将画上句点。这等开天辟地的功业将在众臣眼前实现,如何不叫人热血沸腾。
嬴政端坐王位,任由群臣欢呼。他明白,秦国数百年的夙愿,终将在自己手中得偿。
"高唐..."秦王目光越过殿门望向远方,手指轻轻敲击案几。
待声浪渐息,丞相王绾持笏进言:"临淄既破,齐地尽归秦土。唯有高唐弹丸之地尚在顽抗,请王上速发王命,荡平此城。"
"末将 出征!"
"臣愿亲率锐士踏平高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