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最新章节。

"许大人但请宽心。"王绾抚须笑道,"今日既已将话挑明,那些老狐狸岂会不识时务?若真有人胆敢藏匿粮草,便是公然与我大秦朝堂为敌。谅他们也没这个胆量。"

许慎眉头紧蹙:"倘若真有冥顽不灵之辈,效仿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做派,延误了军粮征收......"

"哈哈哈!"王绾笑声震得落叶纷飞,"若真成了死猪,正好宰了当年货,军粮反倒更充裕了。其实老夫近来愈发钦佩陛下,每次出手必有深意。当初见陛下加尊帝号后行事愈发凌厉,还道是骄矜使然,如今看来......"老丞相突然长叹,"老夫终究是老了,竟跟不上陛下的心智。大秦得此雄主,天下一统实乃天命所归!"

许慎闻言躬身:"有丞相此言,下官便安心了。军粮无忧则后方稳固,将士们亦可全力征战。下官告退。"言罢执礼而去,绯红官袍在暮色中渐行渐远。

待许慎身影消失,两位老丞相在甲士簇拥下缓步返城。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两条匍匐的苍龙。

"隗老,"王绾忽然开口,"陛下对朝局的把控,当真深不可测。就连这次出巡,看似随性之举,实则早布好了局。"

隗状苦笑:"当日廷议出巡之事,那些老顽固跳出来反对时,老夫险些按捺不住。谁知陛下竟直接抄家问斩......若非冯去疾暗中阻拦,怕是连老夫也要上那名单。"

"此言差矣。"王绾摇头,"你好歹是左丞相,陛下岂会自断臂膀?"

"功臣?丞相?"隗状望着咸阳城头飘动的玄鸟旗,"当年吕不韦何等风光......"

"吕不韦那是自取 !"王绾突然厉声,"把持朝政,僭称仲父,眼中可还有君上?虽说他对大秦有功,但功过岂能相抵?当陛下要诛杀某人时,那些功劳不过是简牍上几行墨迹罢了。"

春日的暖阳洒在竹简上,墨迹清晰可见。

"不知多少英雄为这浅浅几笔墨痕献出一腔热血。"隗状轻抚简牍,眯眼望向骄阳,"老王啊,你说咱们的名字,可配在这青史留痕?"

"自然配得!"

王绾捋须笑道:"大秦非独属陛下,亦是我辈心血所系。我等筑就大秦一统伟业,青史当铭刻左右二相之名——隗状、王绾!"

四目相对时,二人忽然抚掌大笑。

"不过老夫的列传,怕是要多占几行。"王绾促狭地眨眨眼。

"哦?同为大秦丞相,凭何你多几行?"

"因老夫乃栋梁之材,治世能臣,大秦右相是也。"

"好个厚颜老匹夫!"隗状笑得前仰后合,"这些名头莫不是自封的?"

"待陛下归来,自有分晓。"王绾忽敛笑意,长叹一声,"老了...当真老了..."

"是啊..."隗状望着宫墙斑驳处生出的新草,"这般结局,倒也圆满。"

"正该如此。"王绾拄杖起身,"北伐期间,朝中绝不容半点差池!"

此刻咸阳宫内,始皇帝正执黑子落在棋盘要冲。北伐匈奴的谋划,早在他听闻边报时便已定策。然调兵遣将非比寻常,首重粮秣之事。

粮草不济,纵有雄兵百万亦如沙上楼阁。纵使 之尊,也不能令三军空腹出征——那非是讨伐,实为送死。

眼见太仓空虚,始皇帝布下惊天之局。新任治粟内史许慎最先入彀,分明粮仓见底, 却笃定道:"届时军粮自至。"

一句承诺化作太仓簿册上的朱批。当群臣见到"军粮充足"的批文,北伐之议再无阻碍。棋局至此,尽在掌握。

然空谈终须落实。随着几户豪强被抄没的声响震动咸阳,满朝文武终于明悟:凡阻北伐者,皆如此例!

当抄家车的辙印碾过朱雀大街,太仓的米粟忽然丰盈如初。始皇帝拂去棋盘上的尘埃,北伐的最后掣肘已然消弭。

始皇帝竟不顾全大局,带着从抄家所得及咸阳府库勉强凑出的军粮扬长而去。这批粮草仅够北伐四十万大军勉强支撑二十天,可战场之上,二十天不过弹指一挥间。

同样的疑虑也在许慎心中盘旋。身为治粟内史,他昨夜接到陛下送来的账册,连夜核算后,脸色骤变——如此庞大的军粮缺口令他冷汗涔涔。但想到始皇帝的承诺,他勉强平复心绪,暗自宽慰:“或许今日陛下便能补足粮草,不必我再忧心。”

他一再自我安慰,直至看完整个誓师大典。秦军威势令他震撼,久久未能回神。待他猛然惊觉时,始皇帝早已率军北去,连人影都瞧不见了。到了这般地步,再如何信任也该察觉不对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