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堂难忘的直播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那所谓的“凭证”,像一根无形的刺,瞬间扎进了秦念慈的神经。
她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这背后的逻辑——一种用孩子的笔,将贫困量化、将苦难标签化,最终变成可以向上邀功、向下施压的工具。
这比任何形式的贪腐都更加阴险,因为它啃噬的是一个国家最柔软、最不设防的根基。
“通知下去,立刻冻结‘助农日记征文’项目的所有关联资金,一分钱都不许再动!”秦念慈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但办公室里的空气却骤然降至冰点。
她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每一声都像重锤砸在负责人的心上,“启动最高级别的真实性核查程序,我要知道,这些‘故事’到底是谁在导演,谁在执笔,又是谁在为它们鼓掌。”
命令下达的瞬间,一场无声的风暴已然起势。
秦念慈亲自调阅了数百篇获奖作文的电子档,屏幕上滚动的文字稚嫩,却透着一股令人心寒的成熟。
几乎每一篇都精准地踩中了“催泪”的每一个节点:“奶奶看着滞销的苹果,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了泪水”、“为了给我凑学费,叔叔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家里唯一的母鸡,也被拿去换了半袋米”……模板化的悲情叙事,像一条条冰冷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廉价的感动。
最让她无法容忍的,是一段被匿名举报的课堂录音。
录音里,一个女教师正用循循善诱的语气指导着学生:“同学们,要抓住细节,写得越惨,越能打动评委老师,加分就越多。你们要学会提炼苦难,知道吗?”
“提炼苦难……”秦念慈关掉录音,胸口一阵翻涌。
这不是在教写作,这是在教孩子们如何用谎言去消费他人的尊严。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共富平台”数据中心,林晚的眉头也紧紧锁起。
她面前的巨幅屏幕上,一道道刺目的红色数据流正疯狂涌入“共富故事库”。
这些新增的文本数据,无一例外都被系统标记为“高浓度负向情绪”,来源IP惊人地一致,全部指向了几个正在进行教育改革试点的偏远县城。
“短期内,大量未成年人集中撰写‘农民困境叙事’,情感阈值超过正常波动范围的百分之三百。”林晚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几乎出现残影,“这不正常,像是情感领域的‘DDOS攻击’。”
她的同事建议:“要不要直接封禁这些异常IP,或者启动关键词屏蔽?”
“不。”林晚断然拒绝,“堵不如疏。直接封禁,只会让对方知道我们发现了异常,并且会抹掉所有痕迹。”
她没有选择粗暴地一刀切,而是迅速部署了一套全新的算法——“情感指纹比对系统”。
这套系统悄无声息地将这些学生日记的文本,与数据库里储存的数百万份真实农户口述史、地方志、扶贫干部走访记录进行交叉验证。
几分钟后,一张巨大的“情绪偏差热力图”在屏幕上生成。
地图上,那几个试点学校所在的区域,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深红色,代表着叙事文本与现实情况的严重脱节。
而在这些深红区域旁边,代表真实农户情绪状态的区域,却是五彩斑斓的,有辛劳的黄色,有丰收的橙色,也有日常烦恼的淡蓝色。
“找到了。”林晚看着这张图,她没有将这份报告提交给任何上级部门,而是做了个更大胆的决定。
她调动资源,匿名将这张色彩对比鲜明的热力图,精准地推送到了试点学校几乎每一个家长群里。
图片下方,只附了一行冰冷的文字:“你们的孩子,正在替别人痛苦。”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省教育改革座谈会上,气氛有些微妙的凝重。
某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正慷慨陈词,为“助农日记”项目辩护:“我们此举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写作,培养孩子们与社会底层共情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感恩,这是一种创新的美育实践……”
在场的许多人都被这番冠冕堂皇的言辞说得连连点头。
坐在角落里的周执,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那位负责人发言结束,主持人将目光投向他,他才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论,而是将一个沉重的纸箱放到了会议桌的中央。
“在讨论共情之前,我想请各位先看一些东西。”
他打开纸箱,里面装的不是文件,而是一叠叠泛黄、粗糙的纸张复印件。
那,全是当地农户亲手写的账本。
“请每位领导随机抽取一页,读一读。”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有人伸手拿了一张。
一位副厅长低声念道:“三月初七,晴。借了邻居老王的牛犁地,中午管了他一顿饭。婆娘嫌我肉切得太大块,骂了我一顿。”
另一位处长也拿起一张,表情复杂地读着:“四月二十,雨。下雨歇工,跟老婆为娃儿的学费吵了一架,后来她给我煮了碗面,放了两个荷包蛋,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人读到:“腊月二十三,杀年猪,请村口几个没爹没娘的娃儿来家里吃了顿饱肉,娃儿们吃得满嘴是油,真带劲。”
没有一行字在控诉命运,没有一句刻意的煽情,只有最真实、最粗粝的生活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