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青年助农创新基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初冬的寒意,伴随着一份滚烫的方案,被送到了秦念慈的办公桌上。

文件标题赫然是《“共富灯火节”总体策划案》。

按照这份方案,集团将斥巨资在中心广场搭建一个史无前例的盛会,邀请全国万名农户代表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一场盛大的点灯仪式。

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品牌宣传,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公关盛典。

秦念慈的指尖在纸页上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流程单最显眼的位置。

那一行字,像是淬了火的钢印,烫得她眼角微微一抽:“仪式最高潮:恭请‘共富’体系奠基人,沈昭岐先生,远程点亮第一盏灯。”

十年了。

这个名字像一个沉睡的图腾,即将被再次唤醒,接受万众瞩目。

会议室里,策划团队情绪高昂,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全网热搜、股价飙升的壮丽景象。

秦念慈没有当场泼冷水,她只是平静地合上方案,对助理说:“给我调取近三年全国所有服务站点夜间活跃数据,精确到小时。”

半小时后,一张巨大的数据热力图投射在屏幕上。

繁华都市圈在晚上十点后便迅速黯淡,而那些散落在广袤国土上的偏远光点,却在凌晨两三点钟,迸发出惊人的亮度。

那是青海的牧民,在赶着羊群转场前,最后一次检查无人机拍摄的草场订单;那是云南的果农,在抢修突发故障的冷链车,为的是不让一箱鲜花菌烂在路上。

这些深夜里的操作记录,像一行行无声的诗,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灯火节,很好。”秦念慈终于开口,声音清冷而有力,“但光,不应该只照亮广场,更应该照亮那些看不见的角落。”她指着屏幕上那些顽强闪烁的光点,“我提议,取消集中仪式,将全部预算转为‘暗夜守护计划’。所有资源向非高峰时段倾斜,对深夜仍在线处理订单的农户进行双倍补贴,对提供夜间技术支持的志愿者给予最高荣誉奖励。”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放弃一场千载难逢的造神运动,去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甚至没人看得到的实事?

与此同时,网络舆论的暗流早已汹涌。

林晚的监控系统警报频闪,数十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大V已经准备好了通稿,标题一个比一个耸动——《千亿霸总隐退十年,传奇归来!》、《他,终于愿意站在光里》。

他们准备将这场“重逢”渲染成一场商业神话的完美闭环。

“堵不住的。”技术部负责人焦头烂额。

“那就换一种声音,盖过他们。”林晚的眼神锐利如刀。

她没有去删帖,而是用最高权限,直接在平台首页置顶了一条动态,发布者是官方账号,内容却只有一句话:“真正的光,是当你看不见它时,依然有人在做事。”

紧接着,一组匿名发布的数据可视化长图,如病毒般在全网扩散。

没有煽情的文字,只有冰冷而震撼的数字:过去一年,全国村级服务站累计产生2.7亿条非黄金时段操作记录,相当于每分每秒,都有86个普通人,在寂静的深夜里,为第二天的生计和希望奔忙。

舆论瞬间转向。

公众的注意力从一个传奇人物的归来,转向了对无数个无名英雄的敬意。

“寻找沈昭岐”的热度,被“感谢暗夜守护者”的话题彻底压过。

风向的转变,为周执赢得了最宝贵的时机。

他立刻推动将“暗夜守护者”这一概念,纳入正在审议的《乡村数字权益保障条例》中,要求将其列为正式条款,明确夜间劳动者应享有法定的额外补贴与荣誉认定。

审议会上,阻力巨大。

一位老派委员提出质疑:“这是否会变相鼓励民众熬夜,损害健康?我们提倡的是高效工作,而不是延长劳动时间。”

周执没有辩驳,而是打开了一段陈旧的录音。

那是沈昭岐早年在乡下教孩子们唱戏时留下的,音质嘈杂,却透着一股温和的力量:“……有些人唱戏,是为了台下的人鼓掌叫好;但有些人唱,是为了让那些半夜里赶路心里害怕的人,能听个响儿,知道这世上还有人醒着陪他。”

满场寂静。录音里的那句土话,比任何法律条文都更具说服力。

法案全票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