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谁在替我说话(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着和他父亲一样黝黑的皮肤和清澈的眼睛,端着一盘风干肉走了过来,见他死死盯着照片,好奇地问:“阿叔,你认识他吗?你是来找他的吗?”

沈昭岐的嘴唇动了动,喉咙干涩。

他想说是,又想说不是。

他点了点头,随即又缓缓地摇了摇头。

男孩似乎并不在意他矛盾的回答,只是自顾自地说:“阿爸说,神仙爷爷是天上的星星,他会保佑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帮助所有迷路的人。”

夜深了,暴风雪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沈昭岐躺在床上,听着屋外风声的呜咽,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隔着一道布帘,他听见了男主人压低声音对孩子说话。

“记住,孩子,以后再帮助别人,不要说是因为神仙爷爷。要说,我们是为了这片草原,为了这片地。他做了那么多,不是为了让别人记住他,是想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

一字一句,如同惊雷,在沈昭岐的脑海中炸响。

他彻夜未眠。

当天边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风雪渐小时,他悄悄起身,走到仍在燃烧的炉火前。

他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了最后一枚冰冷的、代表着系统最高权限的白金勋章。

这曾是他权势、财富和所有奇迹的源头,也是束缚他最沉重的枷锁。

他静静地凝视着勋章上繁复的纹路,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它投入了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中。

金属在高温下迅速变红、扭曲、熔化,最终化为一滩不起眼的铁水,与烧尽的牛粪融为一体。

黎明时分,他推开门,一股清冽的空气涌入。

他将炉膛里尚有余温的灰烬捧起,迎着朝阳,任由它们随风飘散,融入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

就在这捧灰烬消散于天地之间的同一秒,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林晚的电脑突然弹出一个强制接收提示。

一个来源未知、经过军用级别加密的数据包,突破了她设置的所有防火墙,安静地躺在了她的桌面上。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微颤地开始破解。

当最后一道密码解开,一段影像自动播放。

画面里,是花椒村那棵熟悉的老槐树。

沈昭岐坐在树下,背影萧索,他面前悬浮着那个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界面。

积分、声望、所有数值,全部清零。

就在界面即将崩溃消失的瞬间,一个全新的选项,带着微弱的光芒,自动弹出——【是否将账户核心剩余能量,转化为开源共享协议?】

林晚的呼吸骤然停止。

她看到,沈昭岐的手指在空中停顿了片刻,然后毅然决然地点下了“是”。

紧接着,他选择了“永久删除账户”。

系统界面化作无数光点,彻底消散在空气中。画面到此结束。

林晚怔怔地看着屏幕,眼泪毫无预兆地决堤而下。

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破产的金手指”。

那从来就不是什么凭空出现的超能力,而是一套可以被复制、被解析、被传播的,基于人性和社会行为的价值评估模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昭岐所做的,不是耗尽了它的能量,而是解开了它的枷锁,将它从一个个体奇迹,变成了一种普世的可能。

她颤抖着双手,将这份协议重新封装、命名,在发布页面的首页,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

协议名称:昭岐协议。

首页引言:“这个系统从来不属于他,它只是借他的手,还给了世界。”

协议被开放给全球所有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无偿使用。

与此同时,在广袤的西北戈壁,周执正在向当地乡镇干部和村民代表推广他的“信用积分制”。

一个年轻的质疑声突然响起:“周主任,你这套东西……听起来怎么跟前阵子那个网红沈昭岐搞的一模一样?是不是抄人家的?”

会场顿时一片寂静。

周执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他只是平静地让助手播放了一段提前录好的视频。

录像里,是另一个村庄的夜晚。

数百名村民围坐在巨大的篝火旁,没有主持人,没有流程,他们轮流站起来,大声讲述着自己最近做的一件小事。

“我帮隔壁村的张大爷修好了拖拉机,没要钱!”

“我教会了村里五个老奶奶用手机扫码,以后她们赶集就方便了!”

“东头那段路坑坑洼洼的,我们家哥几个把它填平了!”

一张张朴实的脸上洋溢着自豪而纯粹的笑容。

视频的最后,镜头缓缓下移,扫过篝火旁的地面。

积雪融化处,露出了一行被踩踏得极深的浅痕,像是在风雪中,曾有一个人在这里长久地伫立、凝望。

周执关掉视频,目光扫过全场,缓缓说道:“你们看到的是模式,而我看到的,是土壤。他来过,在这里播下了一颗种子。现在,这颗种子靠着这片土地的力量,长出了自己的根。”

而在国家数字档案馆内,秦念慈正在整理一份最新的全国助农创新案例汇编。

她惊愕地发现,在来自不同省份、不同项目的数百份申报材料中,有超过78%的案例,都在报告的结尾或关键部分,引用了同一句话——“今天风大……但我还在。”

更离奇的是,所有材料在“引言出处”一栏,都默契地填写着四个字:民间谚语。

秦念慈心头巨震。

她立刻调取了国家级的原始语音数据库,进行声纹比对。

结果确认,这句话的所有变体,其最原始的传播起点,全部指向沈昭岐某一次在悬崖边顶着狂风的直播片段。

助手请示道:“秦主任,需要发文纠正这个错误引用吗?”

秦念慈沉默了许久,最终摇了摇头,在审批意见上写下:“无需纠正。”

随后,她亲自在国家数字档案馆的分类体系下,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史无前例的分类条目:“集体记忆·自然生成类”。

而“今天风大……但我还在”这句话,被作为首条收录项,郑重列入。

在条目评语中,她写下了一段话:“当一句谎言都需要伪装成真理的样子来传播时,那只能说明,光明已经成为了人们呼吸的空气。”

川西,孤村。

秦知语独自一人,再次回到了那棵老槐树下。

她在这里静坐了整整一夜,从黄昏到黎明。

天光大亮时,她从怀中掏出一枚小巧的U盘,插入一支录音笔,按下了播放键。

一段尘封了十五年的音频,在清晨的微风中响起。

那是她冰冷而果决的声音,下达着彻底雪藏、封杀新人演员沈昭岐的每一个指令。

电话那头,是经纪公司高层的连声应承。

播放完毕,她将录音笔和U盘一同小心地放进了老槐树的一个树洞里,旁边还附上了一张字条:“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原谅我。但这不重要,请你看看,我也学会了忏悔。”

做完这一切,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转身准备离开。

一脚踩下,脚下的一块石板却突然松动下陷。

她好奇地掀开石板,一个被油布紧紧包裹的铁罐露了出来。

打开铁罐,里面是满满的、各种各样的混合种子。

花椒、玉米、向日葵……在种子堆里,还夹着一张被蜡封好的纸条。

秦知语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笔迹瘦硬,力透纸背。

“罪不该由爱来赎,但救赎可以始于愧疚。”

她再也控制不住,抱着冰冷的铁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泪水一滴滴落在铁罐上印刷的两个已经模糊的字上——花椒。

长江深峡的某个渔村,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

一个老渔民吃力地清理着缠满水草的渔网,却从里面捞出了一台锈蚀得不成样子的手机。

他本想随手扔掉,鬼使神差地,却按了一下开机键。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手机屏幕竟然亮了。

开机后,前置摄像头自动启动,画面一片漆黑,只有电流的滋滋声。

然而,就在这片死寂中,一个极其轻微的、沙哑的呼吸声,突兀地传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秒,仅仅一秒。

就在这一秒,全国各地,数千个早已被废弃、被遗忘的“静默直播间”——那些沈昭岐曾经用来观察世界的窗口——仿佛被某种神秘的频率同时唤醒,屏幕在同一时刻闪现出一丝微光。

林晚的服务器日志瞬间被一连串的异常访问警报刷屏。

她迅速追踪来源,发现所有这些沉寂的设备,都在刚才那一秒,同步读取了一段隐藏在底层代码中的加密音频。

她解开了音频。

里面没有话语,没有音乐,只有一个男人在开口说话前,下意识清理喉咙的、一声短暂的轻咳。

那是沈昭岐的声音。

林晚猛地抬头,望向窗外正缓缓升起的晨曦,喃喃自语:“他没死,也没走,他只是变成了信号本身。”

而在世界之巅,无人知晓的雪山垭口,一个削瘦却挺拔的身影正蹲在地上,用一块黑色的炭笔,在一块巨大的、被风雪擦拭得干干净净的石板上,画下了一双崭新的脚印。

脚印的方向,朝着南方。

脚印旁边,他写下了一行字。

这条路,本来就没有尽头。

写完,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炭灰。

刺眼的阳光照在他被风霜刻画得棱角分明的脸上,他眯起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而纯净的空气。

远方的云海翻腾,脚下的世界广阔无垠,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在他体内缓缓滋生。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新的开始。

这只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