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战事起;赵瑜弑父登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漠北的风沙还沾在甲胄上,五万大军的马蹄声便已震得云梦关下的黄土簌簌作响。孛儿只斤阿勒泰勒住乌骓马,玄黑貂裘的下摆扫过马腹,目光如鹰隼般掠过关墙——那城墙是用云梦山的青石砌的,高三丈有余,箭楼里隐约能看见守军的甲片反光,正是他行军半个月要拿下的“应天府门户”。

身后,儿子孛儿只斤巴图提着鎏金弯刀,少年人的脸上还带着未脱的锐气,催马凑到阿勒泰身侧:“父汗,这云梦关看着也不算结实,儿臣带三勇士冲阵,今日就能破了它!”话音刚落,身后三名铁塔般的汉子便上前一步——为首的蒙力克握着丈八铁矛,矛尖沾着沿途的草屑;次者帖木儿挎着双斧,斧刃上的寒光能映出人影;最末的忽必来背着硬弓,箭囊里的狼牙箭整整齐齐码着,三人皆是漠北草原上以一当十的勇士,此刻正盯着云梦关,眼里满是战意。

阿勒泰抬手按住巴图的肩,声音沉得像草原的惊雷:“急什么?云梦关是皇都的必经之路,守军必是精锐。先扎营,明日再探它的虚实。”说罢,他扬手掷出一支狼旗,旗面在风里展开,绣着的苍狼图案猎猎作响。五万大军立刻分作三队,一队搭帐篷,一队埋锅造饭,一队在外围巡逻,动作麻利得没有半分拖沓——半个月的行军,早已让他们习惯了随时备战。

关墙之上,云梦关主将赵承渊正握着腰间的玉带钩,目光紧盯着下方的漠北军。他穿着皇室亲族的银纹甲,甲片上绣着暗金色的“赵”字,虽已是中年,脊背却挺得笔直,像云梦关的青石一样牢靠。“孙副将,”他转头看向身侧的孙毅,“漠北军的阵型你看清楚了?”

孙毅立刻上前一步,左手按在佩剑的剑柄上——那剑鞘上有三道浅痕,是早年守边关时留下的旧伤。他指着漠北军的营地:“将军,漠北军分三队扎营,外围巡逻的骑兵都是精壮,中间的帐篷排列整齐,显然是军纪严明;最麻烦的是那三个铁塔似的汉子,看身形和兵器,想必就是传闻中的漠北三勇士。”

一旁的闫副将闫峰正捧着地图,手指在“云梦关”三个字上轻点:“将军,咱们有三万守军,箭楼有十二座,滚石和火油也备足了。但漠北军有五万,兵力上咱们占劣势,得想个法子以守为攻。”他说话时声音不高,却条理清晰,连地图上的风沙痕迹都没忽略——那是前几日巡查时,被关墙的风刮上去的。

楼偏将楼辉这时从箭楼跑下来,手里攥着一架破损的弩机:“将军,刚检查完器械,有十架弩机的弓弦松了,我已经让人换了新的。另外,城墙上的滚石堆得够多,只要漠北军敢冲阵,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他说话时带着股子狠劲,袖口还沾着些弩机上的木屑,显然是刚亲手检修完。

钱偏将钱明则提着长枪,从城墙东侧巡过来,声音洪亮:“将军,东侧的守军都到位了,兄弟们都盯着漠北军的营地,连只鸟都飞不过来!方才还抓了个想爬墙的探子,已经押去大牢了!”他的甲胄上沾着些尘土,显然是巡逻时跑得急,连甲带都没系紧。

一直站在角落的欧阳军师欧阳澈这时上前,手里还捏着本翻得卷边的《孙子兵法》,花白的胡须在风里飘着:“将军,漠北军远道而来,粮草必不充裕,咱们只需守住关隘,拖上十日半月,他们自然会退。但要防着他们夜袭——今夜可让钱偏将带一队人,在关墙外的小树林里设伏,若他们来探营,正好给他们个教训。”

赵承渊点头,目光扫过身边的将领们:“欧阳军师说得对。孙副将,你今夜守中军帐,整理军情;闫副将,你盯着粮草和火油的调度,别出纰漏;楼偏将,继续检修器械,明日一早必须让所有弩机都能用;钱偏将,你带五百人去小树林设伏,记住,只探不攻,别中了他们的圈套;我守在城楼上,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遵令!”五人齐声应下,转身便各自行动。孙毅握着剑往中军帐走,脚步沉稳;闫峰捧着地图去了粮草营,边走边跟身后的亲兵交代调度细节;楼辉扛着弩机,往器械库方向跑,还在喊着“把新弓弦都搬出来”;钱明提着长枪,点了五百名精壮的士兵,往关墙外的小树林去,士兵们的甲片碰撞声在夜色里格外清晰;欧阳澈则留在城楼上,陪着赵承渊看着下方的漠北军营,手里的兵书被风翻到了“以逸待劳”那一页。

夜色渐浓,漠北军的营地里亮起了篝火,像星星一样散在关墙下。巴图还在跟三勇士请战,阿勒泰却坐在主营帐里,手里捏着张羊皮地图——那是从漠北到应天府的路线图,云梦关被他用红漆圈了起来。关墙之上,赵承渊握着城垛的青石,指尖能感受到石头的凉意。他知道,今夜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云梦关将是大衍王朝最前线的屏障,而他们这三万守军,必须守住这道门户,不让漠北军前进一步。

漠北军的营地刚飘起自热火锅的辣香,孛儿只斤巴图提着鎏金弯刀巡营回来,一进主营帐就见阿勒泰正捧着盒梅菜扣肉自热米饭,筷子扒得飞快,米粒沾在银纹甲上都不在意。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把弯刀往帐杆上一靠:“父汗,您倒吃得舒心,就忘了当初换这些东西,沈砚那奸商要了咱们多少血本?”

阿勒泰嚼着米饭,含糊道:“多少?不就是些牛羊铁矿吗,先让我把这口吃完……”

“‘些’?”巴图凑过去,语气里满是心疼,“各两百头牛羊!那可是咱们草原上最壮的肥牛肥羊,还有数万石铁矿,是咱们挖了半年才攒下的!最后还加了四万八千两白银!就换了这些盒装饭、泡面,还有那甜腻的面包!”他说着,拿起袋压缩饼干晃了晃,“您是没看见当时沈砚那模样,笑得眼睛都眯了,我看他就是漫天要价,把咱们当冤大头宰!”

阿勒泰终于放下饭盒,擦了擦嘴,却没接巴图的话,反而拿起旁边的自热火锅,撕开包装倒进水:“你懂什么?行军半个月,要是带的还是冻羊肉、硬奶豆腐,弟兄们早就没力气了。你尝尝这个火锅,比咱们草原的手把肉还够劲,士兵们吃热乎了,明天攻城才有劲。”

正说着,蒙力克掀帘进来,手里捧着碗刚泡好的红烧牛肉面,吸溜了一口:“将军,小王爷,这泡面太香了!比煮了半天的羊肉汤还鲜!”帖木儿也跟着进来,手里捏着根火腿肠,边咬边说:“就是!上次巡逻饿了,掰块烧烤味压缩饼干,比干肉顶饱多了,还不用生火!”

巴图看着他们吃得满足,没好气地哼了声:“你们倒是舒坦,忘了换这些东西时,咱们运了多少车铁矿?四万八千两白银啊,够咱们买多少战马了!”

阿勒泰却笑了,往自热火锅里丢了片木耳:“战马能当饭吃?你以为沈砚真的漫天要价?他给的这些吃食,不用生火,拆开就能热,还能存半个月,比带多少粮草都方便。咱们要是饿着肚子攻城,别说云梦关,恐怕连关墙都摸不到。”他夹起块烫好的肉片,递到巴图面前,“尝尝,就当是给那四万八千两白银找补回来。”

巴图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放进嘴里。辣香瞬间在嘴里散开,肉片鲜嫩入味,比他想象中好吃得多。他没说话,却默默拿起盒番茄味自热米饭,拆了包装倒进水。

帐外,士兵们的谈笑声混着各种香气飘进来——有的在讨论自热米饭的口味,有的在抢最后一包酸菜泡面,还有的把蜂蜜面包掰成小块,分给身边的弟兄。阿勒泰看着巴图别扭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你啊,就是心疼钱。等破了云梦关,直抵应天府,到时候什么牛羊铁矿没有?现在先让弟兄们吃好,才是正经事。”

巴图没反驳,只是加快了扒饭的速度。而关墙之上,赵承渊望着漠北军营飘来的复杂香气,眉头越皱越紧。欧阳澈捻着胡须,沉声道:“将军,漠北军的粮草怕是不一般,能快速饱腹还能提振士气,咱们夜里必须加派巡逻,绝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赵承渊点了点头,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他不知道漠北军为这些粮草付出了多少,但他清楚,这云梦关的屏障,绝不能被这些带着香气的“利器”攻破。

州牧府的烛火深夜未熄,沈砚正对着云州十三郡的舆图标注粮草调度,暗卫如影般落在帐内,双手递上密信:“世子,漠北五万大军已抵云梦关,赵承渊率三万守军据关死守。”

沈砚放下狼毫,指尖捻过密信边缘,目光扫过“漠北孛儿只斤阿勒泰、巴图父子”“五万大军”字样时,眼底非但没有忧色,反而掠过一丝淡笑。他将密信平铺在舆图上,指尖点在“云梦关”与“应天府”之间的连线,轻声道:“终于到了。”

帐外传来楚昭雪的脚步声,她见沈砚神色轻松,不由问道:“漠北军抵云梦关,应天府怕是要急了,世子倒不担心?”

“担心什么?”沈砚拿起密信,指尖敲了敲“漠北军携带自热粮草”的批注——那正是之前巴图用牛羊、铁矿、四万八千两白银从他这换走的物资,“赵承渊那三万守军,挡得住吃了热饭、揣着顶饱压缩饼干的漠北军?”他顿了顿,眼底闪过几分算计,“我巴不得阿勒泰能快些破了云梦关,直抵应天府。”

楚昭雪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云州十三郡才刚归顺不久,防务交接、粮草调度都还在理顺,若应天府被漠北军牵制,自顾不暇,便再也没精力对这十三郡的事务指手画脚,沈砚这是借漠北的势,给云州争取稳固的时间。

沈砚似看穿她的心思,又道:“让暗卫再盯紧些,云梦关的战况一日三报。另外,传信给周霆、严沧,让他们加快十三郡的物资清点,顺便加固各郡隘口——别等应天府腾出手来,反倒要咱们分神应付。”

暗卫领命退下,沈砚重新看向舆图,烛火映着他的侧脸,神情沉静却藏着布局的笃定。他想起半月前巴图来镇南关换物资时,那副肉痛却又不得不买的模样,当时便知这些粮草定能助漠北军走得更远。如今漠北军抵云梦关,恰是他等着的局面——应天府乱,则云州十三郡能安心理顺内部;漠北军进,则他能借这段时间,把十三郡的根基彻底扎稳。

“最好能让阿勒泰多撑些时日,”沈砚拿起狼毫,在舆图上“应天府”旁画了个圈,“等十三郡的防务、补给都妥当了,便是应天府想管,也没那个力气了。”

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舆图上,与“云梦关”“应天府”及云州十三郡的标记重叠,像一张悄然铺开的网,正等着漠北的风,吹乱应天府的局。

应天府的长乐宫暖阁里,青瓷茶杯“哐当”砸在锦毯上,滚烫的茶水溅得剥荔枝的妃子手一抖,殷红的果肉滚落在地。赵瑜猛地坐直身子,玄色龙纹常服的袖口扫过案几,将满盘荔枝掀翻,厉喝声劈面砸向妃子:“废物!剥个果子都磨磨蹭蹭,留你何用?”妃子吓得立刻跪伏在地,额头抵着冰凉的地砖,连大气都不敢出——这后宫早被他捏在掌心,皇后关在冷宫连月光都见不到,可他的脾气却越来越暴戾,前几日不过是个宫女端错了茶,当场就被拖出去杖毙。

就在这时,内侍跌跌撞撞闯进来,密信在手里抖得像风中残叶:“殿、殿下!漠北五万大军……已、已到云梦关下扎营了!还没攻城,但、但阵仗吓人得很!”

赵瑜霍然起身,一脚踹在内侍胸口,内侍闷哼着撞在廊柱上,嘴角渗出血丝。他几步上前,一把揪过内侍的衣领,将密信夺过来,指节捏得发白:“没攻城你慌什么?一群草原蛮子刚到关下,你就吓得像丧家之犬?本殿连朝堂上那些敢嚼舌根的老东西都杀得干净,还镇不住这点场面?”密信上“云梦关扎营”几个字刺得他眼疼,心里却腾地冒起一股邪火——父皇赵珩病得只剩一口气,每天靠参汤吊着命,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可偏偏占着皇位不放!他早就不甘心只做“代政监国”,后宫占了、朝堂换了,就等着父皇咽气好名正言顺继位,可这漠北军倒先打来了,就算没攻城,传出去也乱人心,要是搞砸了,他这“继位”的名头怕更不稳!

“本殿问你,云梦关的守军是瞎的?三万兵连盯着五万蛮子都做不到?”赵瑜将密信揉成一团砸在内侍脸上,“没用的东西!再敢在本殿面前发抖,直接拖去喂狗!”内侍连滚带爬磕头,额头上满是血污,嘴里只敢重复“殿下饶命”。

“传大臣!半个时辰内,太极殿议事!谁迟到,提头来见!”赵瑜甩袖坐下,一旁的妃子连忙爬起来收拾狼藉,指尖还在发颤。他盯着案上的烛火,心里又恨又急——恨父皇还吊着口气,耽误他名正言顺继位,可他不敢动手,弑父的罪名一旦沾上,就算坐稳了皇位,也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急的是漠北军来得不是时候,他刚把朝堂换成自己人,那些家伙只会磕头说“殿下英明”,连“怎么盯着关下蛮子”“要不要调粮支援”都想不明白,哪懂怎么稳住局面?

没半炷香的功夫,太极殿上挤满了大臣,个个低着头,连呼吸都放轻。户部尚书是他提拔的远房亲戚,此刻搓着手支支吾吾:“殿、殿下,要不……派些兵去云梦关盯着?只是粮草……得从京畿调,可、可怎么调……”

“粮草?”赵瑜打断他,声音里满是嘲讽,“本殿提拔你当尚书,就是让你说‘不知道怎么调’的?之前杀的那些老东西,难道没教过你管粮草?”

兵部侍郎硬着头皮上前,膝盖刚碰到地砖就开始发抖:“殿、殿下,京畿还有两万守军,若调去云梦关外围……可、可京畿空了怎么办?”

“调调调!你倒说怎么调?调走了京畿的兵,要是有人反了,你担得起?”赵瑜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刃架在兵部侍郎的脖子上,寒光映得侍郎脸煞白,“废物!本殿养着你们,就是让你们在这装孙子的?三日!本殿只给三日!要么把漠北蛮子盯死在关下,要么,你全家都去给蛮子当口粮!”

侍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臣、臣遵旨!臣一定办到!”

赵瑜收回剑,将剑鞘往案上一砸:“都滚!别在这碍眼!”大臣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殿内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他走到龙椅旁,伸手摸了摸冰冷的扶手,眼底闪过一丝狠戾——父皇还得撑着,至少得撑到他把漠北军的事摆平!不然这烂摊子丢过来,他就算继位了,也坐不稳!可一想到那老东西还占着皇位,他又忍不住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不甘心,真不甘心!可他偏偏不敢动那老东西,只能等着,等着那口气咽下去的那天。

“来人!”赵瑜喊来内侍,语气阴鸷,“去太医院传旨,给父皇加三倍参汤!别让他现在咽气,本殿的江山,还轮不到他带着走!”

次日天还没亮透,太极殿的铜钟就敲得急促,大臣们裹着朝服匆匆赶来,靴底踩过冰凉的白玉阶,连呼吸都透着紧张——谁都知道昨日暖阁里的暴怒,没人想撞在赵瑜的火气上。

殿内烛火摇曳,赵瑜坐在龙椅旁的监国宝座上,玄色龙纹常服衬得他脸色愈发阴沉。底下的大臣分成两派:前排是他提拔的庸才,个个缩着脖子不敢抬头;后排站着几位须发斑白的肱骨大臣,吏部尚书魏谦、礼部尚书柳亭,还有致仕后被重新请回的老将军秦峰,三人眉头紧锁,眼底满是忧心。

“殿下,”户部尚书率先开口,声音发颤,“臣、臣查了粮草账册,若要给云梦关增派粮草,需从江南调运,只是……得走半个月水路。”这话等于没说,连他自己都不敢抬头看赵瑜。

赵瑜没理他,手指在扶手上敲得“哒哒”响,目光扫过殿内:“还有谁有话说?没有就散朝,本殿没功夫在这耗着!”

“殿下!”老将军秦峰硬着头皮上前一步,铠甲碰撞声在死寂的殿内格外清晰,“漠北军虽未攻城,却在关下扎营,显然是在探虚实。云梦关守军三万,虽够守城,却缺骑兵支援,臣建议从京畿调五千轻骑,由臣亲自率领,驰援云梦关,一来能稳住守军士气,二来能防漠北军突袭!”

赵瑜抬眼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秦老将军,你致仕三年,怕是忘了战场的规矩?京畿的兵是用来守应天府的,调去云梦关,要是有人趁机作乱,你担得起?”

秦峰急得往前半步:“殿下!京畿有禁军两万,足够镇守!漠北军才是心腹大患,若云梦关破,应天府危在旦夕啊!”

“危在旦夕?”赵瑜猛地拍案,茶杯震得跳起,“本殿看是你老糊涂了!一群草原蛮子,还能翻了天?”他转头看向魏谦,“魏尚书,你怎么说?”

魏谦是出了名的耿直,此刻也顾不得忌讳:“殿下,秦老将军所言极是。此外,臣还有一议——联络云州沈砚。沈砚乃是靖安王沈伯山之子,沈伯山向来心向应天府,沈砚虽占了云州十三郡,却未必会坐视漠北军打进皇都。若能让他出兵牵制漠北军侧翼,云梦关的压力能小大半!”

这话像戳了赵瑜的痛处,他猛地起身,佩剑“呛啷”出鞘,剑刃直指魏谦:“联络沈砚?你糊涂!沈伯山心向应天府,可沈砚呢?他占了云州十三郡,野心昭然若揭,你让他出兵,是想让他趁机吞了京畿的兵?还是想让他看着本殿的笑话?”魏谦吓得脸色发白,却还是硬着头皮道:“殿下,眼下是生死关头!沈砚若真有二心,早在漠北军来之前就反了,断不会等此刻!”

“够了!”赵瑜一剑劈在案角,木屑飞溅,“你们这些老东西,就会引狼入室!秦峰,你好好在家养老,别再管朝堂事;魏谦,管好你的吏部,再敢提‘联络沈砚’,本殿让你全家陪你一起‘耿直’!”

柳亭还想再说,被魏谦暗暗拉了一把——他知道赵瑜的脾气,再劝下去,只会送了性命。

赵瑜收剑入鞘,目光扫过殿内:“从今日起,云梦关的战报一日三报,由兵部侍郎负责,若有延误,提头来见!散朝!”

大臣们纷纷退下,秦峰、魏谦、柳亭三人走在最后,秦峰叹了口气:“殿下刚愎自用,连沈伯山的面子都不顾,这云梦关……怕是要出事啊。”魏谦摇头:“更怕的是,他眼里只有皇位,连陛下的病都不上心,这江山……”话没说完,便被柳亭打断——宫墙之下,到处都是赵瑜的眼线,哪敢再多说。

三人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太极殿内,赵瑜独自坐在监国宝座上,盯着龙椅的方向,眼底满是戾气。他不是不知道秦峰、魏谦说得对,可他不甘心——不甘心让秦峰抢了军功,不甘心向沈砚低头,更不甘心在父皇咽气前,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