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月承团圆志,枪指漠北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将士们免礼!”沈砚的声音透过空气传遍校场,沉稳而有力,“三日备战,辛苦诸位!今日点兵出征,只为扫清漠北寇患,护我大衍北疆安宁,不负百姓期盼,不负中秋团圆之诺!”
说罢,他翻身下马,大步登上高台,凤翅镏金镋斜倚身侧,开始点将:“周霆!”
“在!”周霆身着玄色战甲,肩披暗红披风,手持湛金虎头枪,大步出列,声如洪钟。
“命你率15万靖安军主力,从雁门关出关,直捣蛮族王庭,务必重创敌军主力,不得有误!”
“诺!”周霆抱拳重重砸在胸口,转身归队时,玄色披风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风。
“程定山!”
“在!”程定山手持打王杖,藏红色战甲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身后程毅、程武等程家子弟目光坚定。
“命你率7万襄阳锐士,从偏关迂回,截断敌军后路与粮道,待周老将军主力抵达,首尾夹击,歼敌于漠北腹地!”
“诺!”程定山躬身领命,打王杖顿地,发出沉闷回响。
“周凯、赵玮、楚昭雪!”
“在!”三人同时出列,周凯的三勾断魂枪、赵玮的亮银虎头枪、楚昭雪的凤鸣鎏金枪并列,寒光交错。楚昭雪身着绯红戎装,身姿飒爽,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锋芒。
“命你们率5万轻骑兵,为大军前锋,先行探路侦察敌情,袭扰敌军哨卡,务必扫清行军障碍,为后续大军开路!”
“诺!”三人齐声领命,楚昭雪抬手拂过枪尖,嘴角扬起一抹悍勇的笑。
“李奎!”
“在!”李奎身着厚重的重骑兵战甲,手持斩马刀,身形如山,身后乌云踏雪马队列整齐,气势沉凝。
“命你率4万重骑兵,为中军护卫,关键时刻冲锋破阵,撕开敌军防线,护大军中枢周全!”
“诺!”李奎的声音粗粝如石,斩马刀微微一扬,泛着冷冽寒光。
“岳鹏!”
“在!”岳鹏手持玄铁破阵枪,陷阵营将士阵列如铁,甲胄碰撞声整齐划一。
“命你率3万陷阵营,攻坚破城,凡遇蛮族固守之地,务必全力拿下,为大军扫清前路!”
“诺!”
沈砚继续点将,将后勤、警戒、联络等事务一一分派,每一位将领领命时,都带着决然的信念。高台之下,将士们屏息静听,目光紧紧锁在沈砚身上,信任感与战意交织沸腾。
点将完毕,沈砚抬手按住凤翅镏金镋,声音陡然拔高:“诸位将士!本王已知漠北严寒,补给艰难,故已为你们备足了‘特殊粮草’——无需生火即可食用,严寒中亦能饱腹暖身,足以支撑你们踏破漠北风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没有明说现代速食的来历,只淡淡一句,却让将士们精神一振。这三日夜间,沈砚已趁着夜色,将第一批压缩饼干、罐头、自热食品分批运入军营,分发到各营将士手中,虽不知这些“包装奇特”的食物来历,但试吃后个个赞不绝口,知晓王爷早已为他们考虑周全,心中更无后顾之忧。
“今日出征,本王与你们一同奔赴漠北!”沈砚提起凤翅镏金镋,直指北方,“身后是应天百姓,是家国团圆,身前是寇患疆土,是血海深仇!愿与诸位弟兄生死与共,扫清寇患,还北疆安宁,待凯旋之日,再回应天,共赏明月,同庆团圆!”
“生死与共!扫清寇患!凯旋团圆!”41万将士齐声高呼,声浪直冲云霄,震得旌旗猎猎作响,连校场外围的百姓也跟着呐喊,“王爷必胜!将士凯旋!”
呐喊声中,沈砚翻身上马,赤焰火龙驹昂首嘶鸣。他举起凤翅镏金镋,高声道:“出发!”
号角声再次响起,鼓声震天动地。周凯、赵玮、楚昭雪率领轻骑兵率先冲出校场,马蹄声密集如鼓,朝着北方疾驰而去;随后,程定山率襄阳锐士出发,藏红色队列如一条火龙,蜿蜒向偏关方向;周霆的主力大军紧随其后,玄色战甲如墨,气势磅礴;李奎的重骑兵、岳鹏的陷阵营依次跟进,41万大军如一条巨龙,缓缓驶离应天。
校场外围,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布条与平安符,高声呐喊着“平安归来”,将备好的干粮与茶水拼命递向将士们。沈砚勒马回望,只见应天城的轮廓渐渐清晰,王府阁楼之上,苏氏、苏凝雪、程月瑶、沈薇、沈玥等人正遥遥凝望,沈玥小小的身影挥舞着手臂,隐约能看到她眼眶通红。
沈砚抬手,对着王府方向遥遥一揖,随即调转马头,凤翅镏金镋直指北方,大喝一声:“进军!”
赤焰火龙驹迈开四蹄,带着沈砚疾驰而去,身后是绵延数十里的大军,马蹄声、号角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壮阔的北伐乐章。漠北的风雪在前方等候,但将士们心中燃烧着热血,怀中揣着充足的补给,身后牵着家国与团圆的牵挂,步伐坚定,一往无前。
应天城的桂香渐渐远去,中秋的余温却藏在每个人心中。沈砚知道,这场北伐之路注定艰险,但有41万铁血将士并肩,有跨越时空的补给支撑,有后方亲人与百姓的期盼,他们定能踏破漠北,斩尽寇患,在北疆的土地上,写下属于大衍的赫赫战功,终将带着胜利归来,再赴那团圆之约。
大军开拔,马蹄声震彻天地,绵延数十里的队列如一条巨龙,在官道上缓缓舒展。赤焰火龙驹踏地有声,沈砚一身玄麟赤焰铠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凤翅紫金冠的凤翅随马身颠簸微微晃动,手中凤翅镏金镋斜倚肩头,目光始终锁定北方,神色沉毅。
先锋轻骑兵的马蹄扬起漫天尘土,周凯、赵玮一左一右,楚昭雪身着绯红戎装,在玄色队列中格外耀眼。她的凤鸣鎏金枪斜挎腰间,追风骠跑得轻快,时而勒马等候后续小队,时而疾驰向前侦察路况,身姿灵动如箭。“前方十里有驿站,各营按序休整补水,随身速食自行取用!”楚昭雪勒马回身,声音清亮地传向后续队列,将士们闻声从容应和,早已习惯了这种无需繁琐准备的补给方式。
午时过后,大军抵达驿站,各营将士迅速列队休整,动作井然有序,不见半分慌乱。沈砚翻身下马,赤焰火龙驹交由亲卫照料,自己则巡视各营。只见将士们熟练地从行囊中掏出压缩饼干、火腿肠,或是拆开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包装,指尖利落地点燃发热包、加水密封,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显然早已用得得心应手。
不远处,周霆正与几名老将围坐在一起,面前摆着几盒不同口味的预制菜——红烧排骨、清炖羊肉冒着热气,搭配着真空包装的卤牛肉,几人就着便携酒杯浅酌,一边吃一边商议着后续行军路线。“这预制菜是真方便,加热即食,味道还不输军营大厨,比带着锅碗瓢盆行军省心多了!”周霆咬了一口排骨,对沈砚竖起大拇指,语气里满是赞许,早已不纠结这“特殊粮草”的来历,只知是王爷为他们量身准备的“行军利器”。
楚昭雪坐在一块青石上,拆开一盒鱼香肉丝自热米饭,见沈砚走来,自然地递过一盒梅菜扣肉口味的:“王爷,今日换个口味,这梅菜扣肉的油脂足,抗饿。”沈砚接过,熟练地撕开包装加热,两人边吃边聊,身旁的周凯、赵玮也各自捧着自热食品,偶尔插言几句战术细节,仿佛这些现代速食本就是军营标配。
“各营休整完毕后,每人再带足三日份速食,驿站只补充清水,节省携带空间。”沈砚对着后勤将领叮嘱道,后者立刻领命而去——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早已摸清了各类速食的存储、分发规律,无需王爷多言便能妥善安排。
休整半个时辰后,号角声再次响起,将士们迅速收拾好餐盒(统一收集后由后勤处理),列队出发。楚昭雪率领轻骑兵率先开路,他们不仅要侦察敌情,还要清理沿途可能出现的蛮族哨卡。行至黄昏,前方传来轻骑兵的信号——发现一小队蛮族游骑正在劫掠附近村落。
“来得正好!”沈砚眼中闪过寒光,凤翅镏金镋一扬,“楚昭雪、周凯、赵玮,率轻骑兵出击,全歼敌军,护住百姓!”
“诺!”三人齐声领命,带着五千轻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将士们早已习惯了速食带来的充沛体力,此刻个个精神饱满,动作迅猛。绯红、玄黑、银白三色身影交织,凤鸣鎏金枪、三勾断魂枪、亮银虎头枪同时出鞘,寒光闪烁。蛮族游骑没想到会遭遇如此精锐且状态饱满的部队,一时大乱,想要逃窜却被轻骑兵死死缠住。
楚昭雪手持凤鸣鎏金枪,身形灵活如燕,枪尖精准刺向一名蛮族骑兵的咽喉,动作干脆利落;周凯率小队迂回包抄,三勾断魂枪横扫,将几名游骑打下马;赵玮则带领将士们保护村落百姓,同时封堵敌军退路。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这队蛮族游骑便被全数歼灭——充足的补给让将士们体力充沛,战力远超以往长途奔袭后的状态,村落百姓纷纷跪地叩谢,将家中仅有的粮食和水递向将士们,眼中满是感激。
沈砚让人安抚好百姓,命将士们检查战场、收缴敌军物资,随后继续行军。夜色渐浓,大军在一处开阔谷地扎营,篝火燃起,照亮了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将士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加热预制菜,有的冲泡速食粥,有的拆开冷冻包子用篝火微微烘烤,山谷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将士们的欢声笑语,丝毫不见远征的疲惫。
程毅、程武等年轻将领聚在一处,分享着各自喜欢的速食口味,“我觉得那自热火锅最过瘾,麻辣味足,驱寒正好”“还是牛肉罐头实在,肉多抗饿,配着压缩饼干吃绝了”,讨论得热火朝天。李奎则捧着一大盒红烧牛肉自热米饭,大口吞咽着,厚重的战甲也挡不住他的畅快——以往这个时候,将士们只能啃干硬的饼饵,如今却能吃上热饭热菜,士气自然高涨。
沈砚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营地中点点篝火,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他知道,这些早已被将士们习惯的现代速食,不仅解决了北伐途中的补给难题,更化作了将士们心中的底气。无需担心饥寒,便能全身心投入战斗,这正是他掏空家底的初衷。
夜风渐凉,沈砚紧了紧玄麟赤焰铠的衣襟,转身走下高坡。赤焰火龙驹在营地中央安静地吃草,见他走来,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臂。沈砚抚摸着战马的鬃毛,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明日继续进军,踏破漠北,直指王庭!”
篝火旁,将士们的歌声响起,粗犷而豪迈,回荡在山谷间。这歌声里,有对胜利的渴望,有对家国的眷恋,更有对“特殊粮草”的信赖。北伐大军的脚步,正一步步朝着漠北迈进,带着充足的补给、饱满的战力与坚定的信念,带着身后万千百姓的牵挂,一往无前,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