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百废待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英哥儿不答话,只取来一根手腕粗的木棍,运起内力,手掌轻轻一劈,木棍应声而断。

贾琏瞪大了眼睛,半晌才道:“你这功夫……跟谁学的?”

“苍爷爷教的,我自己又悟了些。”英哥儿老实回答,“父亲放心,我见你实在脱不开身,不想累你为我分心。我跟着商队走,不住野店,不停偏僻处。到了金陵直接去舅舅家和书院,不会有事的。”

贾琏这才想起老苍头确实教过英哥儿武功,只是没想到儿子已经练到这个程度。他沉吟片刻,如今自己确实分身乏术,又抽不出人手护送英哥儿。而儿子的计划若是能成,对松江百姓也是件好事……

“好吧,”贾琏终于松口,“但你得跟着可靠的商队走,路上千万小心。”

英哥儿脸上露出笑容:“谢谢父亲!”

三日后,一切准备停当。英哥儿雇了一辆马车,跟着一支前往金陵的商队出发了。贾琏亲自送到城门口,千叮万嘱,直到商队的影子消失在远方,才忧心忡忡地返回府衙。

旅途漫长,英哥儿却不觉得无聊。他白天观察沿途风土人情,晚上在客栈里读书习武,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商队的人见这孩子年纪虽小,却举止沉稳,不由得都高看他一眼。

七日后,商队抵达金陵。英哥儿与商队告别,直奔女子百艺堂。

百艺堂比英哥儿上次来时更加热闹了,院子里传来织机的咔嗒声和女子的说笑声。

惜春正在指导几个女子刺绣,见英哥儿来了,又惊又喜:“英哥儿!你怎么来了?”

英哥儿行礼问安,将自己的来意细细道来。

惜春听罢,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好孩子,难得你有这份心。松江府的情况我也有所耳闻,那里纺织业发达,女子若能学得一技之长,确实能改变命运。”

她沉吟片刻,道:“我这儿有几个学生已经出师,手艺精湛,人也可靠。其中两个就是松江人,想必愿意回去任教。我帮你问问她们的意思。”

英哥儿大喜:“谢谢四姑姑!”

惜春笑道:“不必谢我,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你且在我这儿住下,我这就派人去联系她们。”

在惜春的安排下,英哥儿在百艺堂附近的一处客栈住下。接下来的几天,他先后见了惜春推荐的几位女先生,与她们详谈了待遇和教学安排。其中两人果然是松江人,听说能回家乡教书,当即欣然应允。

解决了一桩大事,英哥儿又去找舅舅王仁。王仁如今已是金陵城中有名的商人,过他手销售的珠光锦不计其数,听说外甥来了,连忙放下手中事务相见。

“好小子!听说你连中小三元,给你娘长脸了!”王仁用力拍着英哥儿的肩膀,满脸自豪。

英哥儿笑着行礼,将来意说明:他想在金陵重启珠光锦工坊,请舅舅帮忙寻找合适的地皮和工匠。

王仁满口答应:“这事包在舅舅身上!正好我知道城西有处院子,原是一家绸缎庄的工坊,主人年纪大了想要回乡,正准备出手呢。明日我就带你去看看。”

第二天,王仁果然带英哥儿去看了那处院子。英哥儿仔细查看了房屋结构、水源和交通情况,觉得十分满意,当场就与主人谈定了价格。

“好小子,有魄力!”王仁赞赏道,“跟你娘年轻时一个样!”

接下来的几天,英哥儿在王仁的帮助下,雇好了工匠,开始整修工坊。他又去栖霞坊见了掌柜,询问了珠光锦的销售事宜。一切进展得比预期还要顺利。

事情办得差不多了,英哥儿这才动身前往云麓书院。

刘山长见到爱徒,喜出望外。考教功课后,更是满意地捋须微笑:“不错不错,功课一点没拉下,文章也比从前更有见地了。”

英哥儿趁机将自己这些日子的经历和计划告诉了山长。

刘山长听罢,沉吟良久,方才开口:“英哥儿,你志存高远,心系百姓,这是好的。但科举之路亦不可荒废。这样吧,你不必长期留在书院,但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回来一趟,我将重点功课和书目告诉你,你有问题也可集中来问。”

英哥儿感激地行礼:“谢山长成全!”

于是在云麓书院的日子,英哥儿格外用功。他白日听讲读书,晚上整理笔记,将遇到的问题一一记下,每隔几日就去找刘山长请教。

刘山长对这个学生越发喜爱,不仅悉心指导功课,还常与他谈论时政民生,开阔他的眼界。

半月后的一个下午,英哥儿正在房中读书,王仁派人来请,说是又找到了几处合适的地皮。

英哥儿向山长告假,下山与王仁会合。舅甥二人一连看了三处地方,最后在城东选中了一处临河的院落,交通便利,空间宽敞,十分适合做工坊。

“就这里了!”英哥儿当场定下,“舅舅,还得麻烦您帮我雇些可靠的工匠和工人。”

王仁笑道:“放心,包在舅舅身上。你尽管回书院读书,这些琐事我来处理。”

英哥儿心中感激,知道没有舅舅的帮助,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返回书院的路上,英哥儿心情舒畅。金陵的事情基本安排妥当,惜春派人传来口信,已经有五位女先生答应去松江任教,只等学堂建好便可出发。

接下来,他只需安心在书院读一段时间书,就可以返回松江,着手建设女子学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