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鱼肯定会死,但是还想网破?想多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潘汝桢的被软禁,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整个浙江官场瞬间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往日里门庭若市的布政使司衙门,如今变得门可罗雀,官员们人人自危,生怕被牵连进去。
吴铭趁热打铁,利用潘汝桢初步招供提供的线索和方向,指挥手下团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般,切入江南官场的肌体,开始剥离那腐烂的脓疮。
通缉海捕文书一发,锦衣卫与地方差役联合行动,很快便在杭州附近一座隐蔽的庄园里,将试图化装逃跑的豪绅张奎抓获归案。这个昔日里在杭州城呼风唤雨的“张百万”,此刻已是丧家之犬,面对锦衣卫的审讯,远不如潘汝桢能扛,几乎是问什么答什么,只求活命。
根据张奎的供述,他确实通过贿赂潘汝桢及其党羽,以极低的价格“吃进”了大量官仓流出的粮食。这些粮食一部分被他围积起来,等待粮价更高时抛出牟取暴利;另一部分,则用于供应他名下众多的工坊、田庄,其中就包括那些被强征来的流民劳力,几乎等同于奴隶般的剥削。
“大人…大人饶命啊!”张奎涕泪横流,“小的只是做生意…是潘大人…是潘大人他们非要塞给小的啊!小的也不敢不要啊…”
“除了你,还有谁参与了围积官粮?”吴铭冷声问道。
“还有…还有城东的李家、做漕运生意的赵家…都…都分了一杯羹…”张奎为了减罪,忙不迭地吐出几个名字,皆是杭州乃至浙江有名的豪商巨贾。
与此同时,对仓场、漕运官吏的审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锦衣卫的专业手段和吴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攻心下,几名关键的中层官吏终于顶不住压力,开始交代。
他们证实了官仓系统性亏空的事实,并提供了更多粮食被“调拨”出去的细节。这些粮食很少直接进入某一家粮店,而是通过复杂的流程:先以各种名义从官仓调出,进入一些空壳的“常平仓”、“义仓”或者直接由指定的“官商”接收,然后再通过这些中间环节,分散流入像张奎这样的豪绅控制的私人粮库。
而更让吴铭心惊的是,一名负责漕运文书的小吏,在极度恐惧下,透露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有一部分粮食,甚至根本没有流入市场,而是通过漕运的船只,在夜间被秘密转运到了…沿海几处戒备森严的私人码头和海岛仓库!
“私人码头?海岛仓库?”吴铭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不寻常,“囤积粮食需要如此隐秘?甚至动用海岛?他们想干什么?”
联想到江南豪商往往与海外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浮现在吴铭脑中:这些人,莫非不仅仅是为了囤积居奇,而是…想将粮食走私出海?!卖给倭寇?或是走私到海外牟取暴利?!
这可是资敌叛国的大罪!
吴铭立刻下令,所有调查力量向沿海方向倾斜,重点监控那些被提及的私人码头,并设法查探海岛仓库的情况。
然而,调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沿海地带,宗族势力强大,地方豪强与海商、甚至可能和某些卫所军官都有勾结,排外性极强。生面孔很难靠近,即便锦衣卫身手不凡,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潜入核心区域查探。
就在调查似乎又要陷入僵局时,一份意外的“大礼”被送到了吴铭面前。
送来这份“大礼”的,竟是潘汝桢!
在被软禁了数日,经历了最初的崩溃、挣扎和绝望的沉默后,这位前布政使似乎想通了什么。他主动要求面见吴铭。
再次见到潘汝桢时,他仿佛苍老了十岁,但眼神却有一种诡异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破罐破摔的疯狂。
“吴大人,”潘汝桢声音沙哑,“罪臣…想戴罪立功。”
吴铭不动声色:“哦?潘大人想如何立功?”
潘汝桢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从怀中颤抖着摸出一本薄薄的、边缘磨损的私密账册,放在了桌上。
“这是…罪臣私下记录的一些…往来。”潘汝桢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不仅有杭州这几家,还有…松江、苏州、宁波几家参与此事的巨室…以及…以及他们通过海路,‘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粮食的渠道和大致数量…”
吴铭心中巨震!他拿起那本小小的账册,快速翻阅。上面用极小的字,记录着一笔笔 cryptic(隐秘)的款项往来、粮食出入、以及一些代号和地名!其中果然多次提到了“海岛丙字库”、“私港夜舶”等字眼!
这简直是捅破天的证据!不仅坐实了走私的可能性,更将整个江南最顶层的几家豪商巨室都牵扯了进来!其范围之广、涉及金额之巨,远超之前想象!
“你为何…”吴铭看向潘汝桢,目光锐利。他不相信潘汝桢会突然良心发现。
潘汝桢脸上露出一丝惨笑:“罪臣已是将死之人,无所求了。只求…只求大人能看在罪臣此番…此番‘立功’的份上,保全罪臣一家老小的性命…给他们留条活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极深的恐惧和怨毒:“而且…那些人…他们见罪臣失势,便想弃车保帅,甚至…甚至派人暗示罪臣‘自我了断’!既然他们不仁,就休怪罪臣不义!”
原来是内部起了龌龊,分赃不均或是灭口威胁,导致潘汝桢彻底反水!
吴铭心中了然。他收起账册,沉声道:“你的家眷,若无参与罪行,本官可奏明陛下,酌情宽宥。但你的罪,仍需国法论处。”
“罪臣…明白…谢大人…”潘汝桢瘫软下去,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
拿到了这本堪称“核弹”级别的私账,吴铭立刻调整部署。他一边派人根据账册上的线索,加紧核实沿海走私情况,一边将账册涉及的其他府县的豪商名单及罪证,以六百里加急密奏的形式,直送御前!
他知道,案子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再是浙江一省之事,而是波及整个江南乃至东南沿海的巨大窝案、串案!必须由皇帝亲自定夺下一步的行动规模!
紫禁城,乾清宫。
朱元璋看着吴铭送来的密奏和那本私账的抄本,脸色铁青,握着奏疏的手因为极度愤怒而微微颤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