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萧萧柳林 血溅残阳(1)(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石敬瑭,你这个汉贼!卖国贼!”契丹人如此行恶,李凌霄无其奈何,只能在心里痛骂石敬瑭。若不是石敬瑭割地赔款,洞开雁门关,引狼入室,怎会有现在契丹人在中原的骄横跋扈。

愤怒归愤怒,他们无计可施,只能站在汾河岸边,远远平望柳林,不敢亦不能靠近。

柳林四周戒备属实森严,可谓是针扎不透,水泼不进,鸟雀都无处遁形。四周的刀光剑影,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冷森森,寒凛凛,闪烁着摄人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栗。更令人望而生畏的还有,契丹人与契丹战马盛装披挂的铁叶子,因剧烈摩擦而发出的厉厉之声,随风传出甚远,摧残折磨着人的耳鼓,令人不寒而栗。

太原刺杀那一夜,他与阿克沿汾河岸奔逃之时,便有十多骑铁甲军紧追不舍,铁叶子摩擦的声音犹似在耳边。这些铁甲军是随契丹使者来到的太原。听莲儿说,他们就是为了商谈契丹大军入雁门关,南下中原的事宜。当时,这些契丹铁甲军恰逢其会,协同晋军追杀李凌霄他们。在汾河边与铁甲军甫一交手,李凌霄发现,他们个个铁甲坚实,马彪刃利,打斗起来悍不畏死,一往无前。致使他与阿克几历险情,险险命丧汾河沿儿。

那一夜,李凌霄被契丹人的悍不畏死震撼到了。一个民族的兴盛绝非偶然,只有这种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斗志,才能让敌人畏惧,才能维护一个民族尊严。拳头硬,不畏死,哪怕是敌人,也会赢得尊重。那时,李凌霄便是这样的心态,憎恨与尊重兼而有之。

“去柳林镇用午饭吧。”李凌霄回头对尤俊说。

此时,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本来此行目的便不是十分明确,如无头苍蝇般,在柳林附近转悠了大半天。虽目的不清晰,但是李凌霄必须来,哪怕一无事事,也要来。

他们转身行了不远,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五个黑衣人,正穿行在红荆条丛和一人多高的蒿草之间,步履矫健,行色匆匆,直奔柳林东南而去。看他们的行动轨迹,似借着红荆条丛与蒿草做掩护,担心被人发现。

李凌霄甚是疑惑,打眼便可瞧出,这不是一般行商贩夫之人,而是身怀功夫的武者。看他们行动之诡异,必是不想被巡行的契丹铁甲军发现。

“多事之秋,人人自危。这几人或许不想给自己徒增麻烦吧。”李凌霄心里思忖,并未太在意。

他们继续向柳林镇方向行去。将将行到柳林镇,迎面走来三个行色匆匆之人。只见这三人都是青壮汉子,只不过他们是互相搀扶着,一路踉踉跄跄,甚是狼狈。再行近了些,却见他们浑身血渍斑斑,腿脚皆有不同伤势,有的顺着裤腿角仍在滴血。

其中一人喋喋不休地骂着:“这朗朗乾坤,光天化日,还有王法吗?难道带刀佩剑都有罪?哪家不是?谁人不是?不让带刀剑,遇到拦路贼人怎办?都是这个石敬瑭害的。石敬瑭,你这个遭天杀的,我咒你不得好死!”

另外一人紧张地说:“老三,快噤声,不要命了。对面来人了。怕又是那些人。”

那三人也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李凌霄三人。他们似乎有所忌惮,赶紧闭上嘴,相互搀扶着向远处绕去,似不想与李凌霄等人打照面。

听到那三人咒骂石敬瑭,李凌霄感到甚为好奇。在这柳林附近,居然敢咒骂石敬瑭,胆子足够肥。于是,好奇心驱使,他紧走几步迎了上去。

“这,这位小爷,我们什么都没讲,什么都没说啊。你看,你看,我们也没有带刀佩剑。”一个汉子看到李凌霄过来,脸色煞白,喏喏解释。

“这位小哥,莫紧张,我们不是歹人。只是看你们身负重伤,过来问一声,是否有需要我们帮忙的?”李凌霄笑着说。

估计是李凌霄那人畜无害的温煦笑容,令这三人有了些许相信。

“你,你们真不是那些人?”那汉子试探着问。

“哪些人?”

“就是柳林镇那些恶人。”

“柳林镇?那里有恶人?他们是如何的恶法儿?”李凌霄微笑着追问一句。柳林镇,也是他要前往的目的地。

“那些人实在可恶,看我们带着刀剑,就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开打。”

“不让带刀剑?这是为何?官家不是不管吗?”李凌霄疑惑地问。

唐末以来,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逼得实在没有办法,有的便纠集到一起,干些鸡鸣狗盗、打家劫舍的勾当。有的则啸聚高山,占山为王,拦路抢劫。救下室韦人蒙兀那次,那些马匪便是占山为王的。正是有了这些人,致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堪,杀戮四起,寻常百姓出门寻亲访友都提心吊胆。

官家争江山,抢地盘,勾心斗角,内耗严重,既无力剿匪,更无心剿匪。于是,便苦了黎民百姓。为了自保,但凡行脚商人,或寻亲访友的行者,都会备有刀剑傍身,以防不测。甚至有实力的商队,雇用圈养了大批江湖人士,负责行商期间保驾护航。官家对此虽有禁令,不可明火执仗,私自带刀佩剑。但屡禁不止,又法不责众,便睁只眼闭只眼了。

这还不是主要的原因,还有更深层次一个原因,那便是官家在边境御敌政策的变化。自隋唐以来,在边地与突厥、吐蕃等外族互有征伐,战乱不休。为了保境安民,官家便允许边民可以私家拥有武器。殷实人家甚至可以私养家丁护院,成为私人武装。此等风气,从边地而起,一直蔓延到内地。先是“州官点火”,私自组建私人武装,再就是“百姓点灯”,家家都备有防身兵器。故而,百姓私有并携带刀剑便不足为怪,实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