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重华宫的考问(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宫廷之殇》最新章节。
永和宫。
这里的氛围总是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小心翼翼的安静。宫人们行走无声,连呼吸都放得轻缓。
允堂踏入正殿时,丽妃叶清涵早已得了通传,端坐在主位上。
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颜色鲜亮些的宫装,脸上也精心施了薄粉,试图掩盖那份长年累积的憔悴和苍白。看到允堂进来,她的眼睛瞬间亮起光彩,带着一种近乎卑微的期盼和喜悦。
“儿臣给母妃请安。”允堂走到殿中,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清晰温和。
“快起来!快起来!”丽妃连忙抬手,声音有些发颤,“我的儿……快,到母妃身边来坐。”她指着身旁特意准备的一张铺着软垫的椅子。
允堂依言走过去坐下,但并未靠得太近。
宫女奉上茶点,是允堂小时候喜欢的几样小食。
“母妃近来身体可好?”允堂端起茶盏,礼貌地问候。
“好!好!托我儿的福,母妃一切都好!”丽妃迭声应着,目光贪婪地流连在允堂脸上,仿佛怎么也看不够。
“倒是你,我的允堂,听说你在猎场上遇险了?可把母妃吓坏了!快让母妃看看,有没有伤着哪里?”
她伸出手,想要去碰触允堂,却又在即将触及的瞬间,像是想起了什么,动作僵硬地停在了半空,脸上闪过一丝惶恐。
允堂看着母亲停在半空的手和那惶恐的眼神,心中微微一涩。他放下茶盏,主动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丽妃那只冰凉而有些颤抖的手,声音放软了些。
“母妃放心,儿臣没事。有父皇和太子哥哥在,还有东远护着,儿臣好着呢。”
肌肤相触的温暖,让丽妃浑身一颤,眼眶瞬间就红了。她反手紧紧握住允堂的手,好似抓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声音哽咽。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的堂儿长大了,有本事了…母妃…母妃真为你高兴……” 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允堂任由母亲握着手,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冰凉和颤抖,心中五味杂陈。
他记得幼时她怀抱的温暖,也记得她泪流满面的思念,更记得父皇那道冰冷的旨意和五哥那充满怨怼掐死他的眼神。
他无法做到像亲近皇祖母那样亲近她,他能做的,只有此刻的陪伴,和这一声温和的“母妃”。
“母妃莫哭,”允堂轻声安慰,拿出自己的帕子递过去,“儿臣真的很好。您要保重身体。”
丽妃接过帕子,胡乱擦着眼泪,用力点头。
“好…好…母妃不哭…母妃保重…母妃还要看着我儿娶妻生子……”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仿佛要将积攒了许久的思念和关切一股脑儿倾诉出来,问允堂的衣食起居,问尚书房的功课,问太子待他如何……话语里充满了慈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允堂耐心地一一回答。
他陪丽妃用了些茶点,听她讲了些永和宫花房里新开的菊花。
约莫一个时辰后,允堂起身告辞。
“母妃,儿臣还要去给皇祖母请安,改日再来看您。”
丽妃眼中满是不舍,却不敢挽留,连忙起身。
“好…好…去吧…替母妃向太后娘娘问安…”
允堂再次行礼。“儿臣告退。”
他转身走出永和宫,身后传来丽妃压抑的、细微的啜泣声。
他脚步未停,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宁寿宫。
这里的气氛与永和宫截然不同。还未踏入殿门,便听到里面传来太后爽朗的笑声和宫女的低语。
“皇祖母!堂堂来啦!”允堂一进殿门,声音就欢快起来,像只归巢的小鸟。
“哎哟!哀家的小心肝!”太后正倚在暖榻上,由宫女捶着腿,看到允堂,立刻坐直了身子,笑容满面地招手,“快过来!让皇祖母好好瞧瞧!听说你在西山可威风了?把那大野猪都给收拾了?”
允堂几步跑到暖榻边,也不拘礼,挨着太后坐下,小脸上带着点小得意。
“皇祖母都知道了?其实也没那么威风啦,是它自己冲过来的,儿臣就是顺手射了几箭……” 话虽谦虚,但那亮晶晶的眼神和微扬的下巴,分明写着“快夸我”。
“顺手?哀家可听说了,是‘三星连珠’!神乎其技!”太后捏了捏允堂的脸蛋,满眼都是骄傲,“哀家的堂堂就是厉害!比你父皇当年九岁时可强多了!来,给皇祖母仔细讲讲,当时怕不怕?”
允堂靠在太后温暖柔软的怀里,闻着她身上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檀香味,彻底放松下来。
绘声绘色地讲起当时的情景,讲野猪如何冲出来,“踏雪”如何受惊,东远如何挡在他前面,他又是如何稳住马、射出那三箭……讲到惊险处,太后的手会不自觉地收紧;讲到射杀野猪时,太后又会拍手叫好。
“好!好孩子!有勇有谋!临危不乱!这才是哀家的好孙儿!”太后听得连连赞叹,吩咐宫女,“去,把哀家那匣子南海明珠拿来!还有那支紫玉参!统统赏给哀家的心肝宝贝压惊!”
“谢皇祖母!”允堂开心地谢赏,小脑袋在太后怀里蹭了蹭,“皇祖母最疼堂堂了!”
祖孙俩亲昵地说着话。
太后问起他的功课,允堂便捡些有趣的讲,比如太傅考他“动心忍性”,他如何回答,父皇又如何考他商君变法,他如何应对。太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评几句。
“你父皇说得对,字还需多练练。不过,这治国理政的道理,能想到‘民为邦本’,想到‘怀柔安民’,已是难得的大器之象!比你那几个木头疙瘩似的皇兄强多了!”
太后毫不吝啬地夸赞着,言语间对允堂的偏爱毫不掩饰。
宫女端上了允堂最爱的玫瑰酥酪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允堂陪着太后,一边吃着点心,一边讲着尚书房和六哥约好要看《百兽图谱》的趣事,逗得太后开怀大笑。殿内充满了祖孙俩其乐融融的笑语声。
夕阳的金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暖榻上相偎的祖孙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允堂靠在太后怀里,听着她讲着那些遥远的、带着传奇色彩的宫廷旧事,只觉得时光静谧而美好。
只有在皇祖母这里,他才能完全卸下所有心防,做回那个纯粹被宠爱着的孩子。
直到暮色四合,宫灯次第亮起。允堂才依依不舍地起身。
“皇祖母,天色晚了,孙儿该回去了。您也早些歇息。”
太后慈爱地抚着他的背。
“去吧。路上当心。常德,好生照看着。”
“奴才遵旨。”常德躬身应道。
允堂走到殿门口,又回头,对着太后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皇祖母,改日儿臣给您猎只漂亮的狐狸,做条新围脖!”
“好!哀家等着!”太后笑着挥手。
允堂走出宁寿宫温暖的光晕,步入渐深的夜色中。常德为他披上薄披风,夜风微凉,吹拂着他额前的碎发。他
回头望了一眼宁寿宫依旧明亮的灯火,又转头看向重华宫的方向,那里,父皇或许还在批阅奏折,等着他回去。
九岁的小少年,步伐稳健地行走在宫道上。
此刻,他只想好好享受属于九岁少年的、被珍视着的时光,然后,一步一步,走向父亲为他期许的那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