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后宫“女诸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至道元年的秋雨,绵绵不绝地敲打着寿王府的琉璃瓦。已被立为太子的赵恒(元侃)独坐书房,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关于西北军饷筹措的奏章,墨迹未干,但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此处。窗外雨声淅沥,更衬得屋内死寂。他被立为储君已有些时日,可父皇那审视的目光、朝臣们表面恭顺实则观望的态度,以及那几个年幼弟弟背后若隐若现的母族势力,都像无形的蛛网,缠绕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殿下,”内侍小心翼翼地禀报,“刘娘子遣人送来了羹汤。”
赵恒猛地回过神,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让她进来。”他声音中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来的不是刘娥本人,而是她身边一个伶俐的小婢女,提着一个精巧的食盒。婢女行礼后,并未多言,只将食盒放在案几一角,便悄然退下。
赵恒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盏温热的银耳莲子羹,旁边还放着一卷薄薄的、用油纸包裹的书册。他心中一动,取出书册展开,竟是一本手抄的《盐铁论》,字迹清秀工整,显然是刘娥亲笔。在书页的空白处,还有她用细笔写下的些许批注,并非经义阐释,而是结合当下漕运、盐政的一些简略思考,虽不成熟,却角度新颖,带着市井百姓才有的实际关切。
他舀了一勺羹汤送入口中,清甜温润,仿佛一下子驱散了胸中的些许憋闷。捧着那卷书册,他仿佛能看到在别院那盏孤灯下,那个女子伏案抄写、凝神思索的身影。在这冰冷孤高的东宫,只有来自她那里的点滴温暖,是真实而无需设防的。
二
秘密安置刘娥的别院,位于汴京城西一处相对僻静的坊巷。院子不大,但整洁清幽。此时的刘娥,正对着一面铜镜,练习行走和行礼的姿势。
一位从宫中退役的老嬷嬷,正一丝不苟地纠正着她的动作:“娘子,步态要稳,裙裾不能晃。万福礼,手臂抬起的角度,躬身的幅度,都有规矩,错不得分毫。”
刘娥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她眼神专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她深知自己的出身是硬伤,要想留在赵恒身边,不给他带来麻烦,甚至能帮到他,就必须付出比那些世家贵女多十倍百倍的努力。
除了礼仪,她请求赵恒为她寻来的,不仅仅是诗词歌赋,更有《孙子兵法》、《管子》,甚至是一些地方的志书和邸报的抄本。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悟性,飞快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她将从市井中学来的察言观色、人情练达,与书本上的道理相互印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赵恒偶尔来访,起初只是将她这里当作避风的港湾,倾诉朝中的烦闷与压力。他会说起父皇的猜忌,说起某些老臣的倚老卖老,说起边境的紧张,说起国库的拮据。
刘娥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并不轻易插嘴。但偶尔,她会在他陷入困顿、长吁短叹时,用她那带着蜀地口音的软语,轻声说上一两句。
“殿下烦恼粮饷,妾身以前在蜀中,见官府收茶,压价极低,茶农苦不堪言。若是……若是朝廷能稍微让利于民,或可鼓励垦荒,增多粮产?”
“那位王大人总以老臣自居,驳斥殿下。殿下何不先肯定其劳苦功高,再以‘请教’之名,将难题反抛回去?他若解得,功劳是殿下的善于用人;他若解不得,殿下再行己见,便顺理成章了。”
这些话,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谋略,却往往能另辟蹊径,让赵恒有豁然开朗之感。他惊讶地发现,这个出身微贱的女子,其见识和智慧,远超过许多皓首穷经的酸儒和只知争权夺利的官僚。
渐渐地,他来别院,不再仅仅是为了寻求慰藉,更多了一层咨询与探讨的意味。刘娥成了他唯一可以毫无保留商议事情的人,是他藏在阴影里的“女诸葛”。
三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太子私纳民女,且是出身低微的卖唱女,此事虽隐秘,却仍在一些小圈子里流传开来,成了政敌攻讦的潜在利器。
一日,赵恒在向父皇赵光义禀报完政务后,赵光义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朕听闻,你府中近来颇不太平?有御史风闻,你似乎耽于女色?”
赵恒心中剧震,背上瞬间冒出冷汗。他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躬身答道:“回父皇,绝无此事。儿臣蒙父皇立为储武,战战兢兢,唯恐有负圣恩,岂敢沉溺声色?定是有人误解,或蓄意中伤。”
赵光义盯着他看了半晌,眼神锐利,最终只是哼了一声:“没有最好。你是太子,天下人的表率,言行举止,当合乎礼法,谨守分寸。退下吧。”
赵恒退出大殿,心中后怕不已。他知道,这仅仅是警告。若刘娥的存在被公开坐实,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他忧心忡忡地来到别院,将父皇的警告告诉了刘娥。
刘娥听完,沉默了片刻,脸上并无惊慌之色。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在秋风中摇曳的菊花,轻轻说道:“殿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妾身的存在,迟早会是殿下的负累。”
“不,我不会让你离开!”赵恒急切道。
刘娥转过身,目光平静而坚定:“妾身也没说要离开。只是,我们不能总是被动防守。”她走近赵恒,压低声音,“殿下可知道,那位宫里的王都知(王继恩),似乎对妾身并无恶意,甚至……偶有回护之意?”
赵恒一愣:“王继恩?他为何……”
“妾身也不知。”刘娥摇摇头,“或许是觉得妾身出身低微,易于掌控?或许是与其他看好殿下的势力有所关联?但无论如何,这或许是个机会。殿下不便出面的事情,或许可以通过他……或者类似他的人,去转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