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维多利亚夫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

约翰·罗素说的好听,但维多利亚可是一点不信。这些年英国的情况是肉眼可见的江河日下,谁要是还能相信这种话那也堪称神人了。

尤其是作为女王的维多利亚感觉更是明显,就比如王室领地收入的下降,以及议会对削减王室年金的狂热。

乔治三世时代的王室年金比维多利亚即位时的38.5万英镑的两倍还要多,最近这些年国会也没有放过她。

几乎每一年都有议员提出要削减王室年金,这种提议总会赢得满堂喝彩,然后全票通过。

每当有党派要推新人上位就会来这么一次以提高声望,但他们这么搞,女王维多利亚可就遭老罪了。

不但自己的年金被克扣了,还要主动反省自己的罪过。

最惨的是总有人盯着自己,只要王室稍有些被人认为是铺张浪费的行为就会被人在报纸上声讨。

而且那些讽刺愈加露骨,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侮辱。以约瑟夫·休谟为首的议员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议会中对王室的每一笔开销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质询。

历史上这种近乎审讯式的质询就曾惹得几任王室总管不快,此时由于英国财政吃紧这种行为更加受到追捧。

此时约瑟夫·休谟的行为引得几位王室总管先后辞职,因为没人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暴露的一干二净。

因为约瑟夫·休谟在一次偶然的经历中得到灵感,并组建了英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支狗仔队。

这些人为了获取英国王室的秘闻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王室的穿着,还是饮食,甚至马匹的草料和雇佣的工人都要仔细审查。

这些狗仔队自然也不会放过为王室办事的管家和仆人,而且狗仔队们很快就跨越了道德的底线,毕竟他们的后盾可是宪法和国会。

没人能忍受这样无休无止的窥视,更别说是在相对保守的十九世纪。

维多利亚之前不过是在私人聚会中穿了一条骨螺紫染色的裙子就被人冠以了赤字女王的称号。

维多利亚不得不公开解释这是用自己王室领地产生的收益购买的,但这种解释显然太过无力,毕竟在一部分人眼中王室的任何支出都是国家的负担。

最终在舆论的逼迫下,维多利亚不得不公开道歉,并向公众承诺将克勤克俭,尊重纳税人的每一分钱,自愿削减了一万英镑的王室年金才算了结此事。

如果是历史上的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可能也不会有什么。

但此时却完全不同,其实那骨螺紫的裙子是用和哈布斯堡家族联合创办的公司的分红买的。

如果这些英国人针对所有人,那维多利亚可能不会想太多。

但偏偏之前奥地利帝国皇后穿着骨螺紫的裙子在世博会上亮相的时候那些家伙可不是这样说的。

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上流社会,那种羡慕嫉妒的心情都要溢出来了。

在报纸上各种吹捧就不说了,那些人甚至还去亲吻那驾黄金马车的轮胎印简直是要多下作就有多下作。

关键他们似乎只针对英国王室,对于奥地利的皇室虽然也有批评,但更多的却是吹捧和羡慕。

他们似乎只针对英国王室,而对奥地利皇室的每一次铺张浪费都被视为国家繁荣的象征。

不只是奥地利人认同这一点,就连很多英国人也对此表示赞同。

反观自己,维多利亚真的是欲哭无泪,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大臣和那些上流精英为什么要针对自己。

反倒是那些底层民众很少会对她提出批评,不过真正让维多利亚感到愤怒的是一些人甚至对她的孩子指手画脚,并且想要对其实施监控。

作为一个母亲维多利亚本想将这些人绳之以法,但一些官员和进步人士却公然袒护这些混蛋,最终在巨大的道德压力下她不得不选择原谅对方,但她内心深处开始对现状越来越不满。

底层民众和上流精英的反差让她不自觉地开始亲近前者,此时本来就对底层抱有同情的阿尔伯特亲王也趁热打铁。

在了解了英国社会的现状之后,维多利亚夫妇决定投身慈善事业。

维多利亚卖掉了骨螺紫的染料将其换成了面包和煤炭分发给了底层的那些穷人,虽说是杯水车薪,但也算是践行了自己当初的那句诺言。

“面包会有的,煤炭也会有的。”

然而报纸上依然是骂声不断,社会精英们批评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愚行,更有甚者有人觉得国王夫妇是在作秀和浪费粮食。

《晨报》、《邮报》、《泰晤士报》等主要报纸纷纷发文嘲讽。

其中有一篇名为《圣恩浩荡,还是惺惺作态?十九世纪最拙劣的小丑表演居然正在伦敦的贫民窟中上演!》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伦敦的贫民窟有幸见证了一场奇迹。

不!那不是上帝的奇迹,但比那更壮观!更罕见!

两个伟大的人,我们的女王和她的丈夫穿着他们那由天鹅绒制成的神圣造物屈尊于泥沼之中为那些懒惰的贱民送上煤炭和比煤炭更黑的面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么盛大的义举!简直就是本世纪最丑陋的马戏!

也不知道那女王和王夫看到他们那锃亮的马车和纯色骏马碾过贫民区街道上那些煤灰和混合着朗姆酒的呕吐物心里是什么感受?

啊!那空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弥散开来了!是希望吗?

不!是女王陛下身上那昂贵的香水味!

他们的慈善只能如同他们身上的香水味一般麻痹我们!

这场精心编排、耗资巨大的表演无法帮助任何人!不过是高贵、仁慈的主角们的自我安慰而已。

女王陛下的脸上总是带着那标志性的假笑,可即便是那微笑也被厚厚的面纱遮住。

她用她那洁白无瑕的小山羊皮手套,从一个同样洁白无瑕的篮子中取出一块面包,小心翼翼地递给一个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孤儿手中。

一块煤,一块面包就能拯救所有人了吗?

整个过程中她的肌肤完全没有暴露在我们的空气中,双方始终隔着一层昂贵且傲慢的屏障。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吧!

这趟慈善之旅的路费包括但不限于马车的保养、卫队和仆人的薪资、女王夫妇的服装,以及那些昂贵的香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