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金墉城下夜衔枚(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当第一缕晨曦透过云层,照亮金墉城的天空时,战斗终于结束了。蜀军的旗帜插上了金墉城的城楼,迎风飘扬。
姜维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内狼藉的街道和疲惫的士兵们,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拿下金墉城,不仅补充了粮草,更打通了通往洛阳的要道,为下一步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他的目光投向东方的洛阳,眼神坚定而深邃。司马昭,你的好日子,不多了。
第四折 粮足军心稳
金墉城的朝阳带着硝烟的味道,斜斜地照在粮仓的废墟上。昨夜的大火虽然被扑灭,但粮仓的一角还是被烧得焦黑,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粮食和木头的混合气味。
归义营的士兵们正在清理废墟,将还能食用的粮食搬到安全的地方,动作虽然疲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胜利的喜悦。
姜维站在粮仓前的空地上,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张达正指挥着降兵们清点粮食的数量,他的左臂已经重新包扎过,用一根布条吊在脖子上,但动作依然麻利。经过昨夜的战斗,他眼中的犹豫和不安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坦然。
"将军,初步清点完了。"张达走到姜维面前,躬身行礼,"除去被烧毁的,还剩下大约五千石粮食,足够我们全军食用一个月了。另外,还找到不少兵器和甲胄,虽然有些破损,但修一修还能用。"
姜维点点头:"做得好。粮食要妥善保管,派专人看守,每天按定量发放。兵器和甲胄交给军械营,让他们尽快修复。"
"是。"张达应道,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将军,昨夜被俘的魏兵里,有不少是被强征来的百姓,还有一些是我的旧部。他们都表示愿意归顺,不知将军......"
姜维看着张达,突然笑了:"我不是说过吗?汉军不杀降兵,更不会为难百姓。愿意归顺的,就让他们编入辅兵,负责搬运粮草和修缮城墙。你的旧部,如果你信得过,就交给你统领,也算给你补充些人手。"
张达没想到姜维如此信任自己,激动得跪倒在地:"多谢将军信任!末将定当肝脑涂地,报答将军的知遇之恩!"
姜维扶起他:"起来吧。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就在这时,狼女和阿藤也走了过来。狼女的银枪上还沾着血污,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将军,城内外的魏兵残余都已肃清,俘虏魏兵三千余人,其中军官五十余人。东门和西门的防御已经加强,派了羌骑和藤甲兵轮流值守。"
阿藤补充道:"城内的百姓都已安抚妥当,他们大多是被魏军强征来的,对我们并无敌意。我已经派人统计了城内的物资和房屋,准备给士兵们安排住处。"
姜维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狼女,你继续负责城防,密切关注洛阳方向的动静,一旦有魏军援军的消息,立刻回报。阿藤,你负责安置士兵和百姓,确保城内秩序稳定。"
"是!"两人齐声应道。
庞会也走了过来,他的左臂依然吊在脖子上,但精神好了很多:"将军,军医说阵亡的弟兄们都已安葬,重伤员也得到了妥善救治。只是......"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昨夜的巷战,我们还是损失了不少弟兄,归义营的兵力有些不足了。"
姜维的脸色凝重起来,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归义营原本兵力就不算雄厚,经过落马坡和金墉城两战,伤亡更是惨重。虽然补充了一些降兵,但短期内难以形成战斗力。
"我知道了。"姜维沉默了片刻,说道,"从降兵中挑选一些身强力壮、态度诚恳的,补充到归义营。让老兵带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另外,派人去联络附近的蜀汉旧部和同情我们的地方势力,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支援。"
"是。"庞会应道。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将军,这是从王颀的住所搜到的,似乎是写给司马昭的。"
姜维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信中,王颀向司马昭汇报了姜维的动向和蜀军的兵力部署,并请求司马昭尽快派大军围剿,还说愿意献上金墉城作为内应。
"这个王颀,死到临头还想着卖主求荣。"姜维冷哼一声,将密信递给身边的将领们传阅,"不过,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司马昭的动向。他很可能在近期派大军前来,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将领们看完密信,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司马昭的兵力远胜于蜀军,一旦大军压境,金墉城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张达问道,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姜维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既然能拿下金墉城,就能守住它。"他看着将领们,"我们要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抓紧休整,补充兵力,加固城防。
同时,派人深入洛阳腹地,搜集司马昭的情报,了解他的兵力部署和进军路线。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就一定能粉碎司马昭的围剿!"
将领们看着姜维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担忧渐渐被信心取代。他们知道,只要有姜维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是!将军!"将领们齐声应道,声音充满了坚定。
阳光越来越明亮,照在金墉城的街道上,也照在士兵们忙碌的身影上。虽然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但蜀军的士兵们已经从胜利中汲取了力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们相信,在姜维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守住金墉城,为兴复汉室的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姜维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洛阳方向,目光深邃而坚定。司马昭,来吧。我姜维,就在金墉城等着你。
第五折 厉兵秣马待敌来
金墉城的日子在忙碌而有序中一天天过去。清晨的校场上,总能听到归义营士兵操练的呐喊声,长矛组成的方阵整齐划一,步伐踏得地面咚咚作响。
羌骑的银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马术训练的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藤甲兵则在城墙上进行攀爬和射箭训练,灵活得像一群猴子。
姜维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到校场和城墙上去视察士兵们的训练情况。他的铁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关节处的磨损经过修缮,运转得更加灵活。看到士兵们的进步,他的脸上总会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天清晨,姜维正在校场观看归义营的长矛操练,张达匆匆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将军,好消息!我派去联络旧部的人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三百多个弟兄,都是当年跟随我征战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
姜维的眼睛一亮:"太好了!快让他们进来!"
很快,三百多个身穿各式各样服饰的汉子走进了校场,他们虽然面带风霜,但眼神中透着军人的坚毅。看到姜维,他们纷纷躬身行礼:"参见将军!"
姜维看着这些老兵,心中一阵激动。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他们的加入,无疑会大大增强归义营的战斗力。"弟兄们,欢迎你们加入!"他朗声道,"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同生共死的弟兄,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并肩作战!"
老兵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声音震得校场的旗帜都在摇晃。
张达将老兵们带到一旁,开始进行整编。姜维则继续观看操练,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拿下金墉城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和充足的粮草,与司马昭的大军周旋。
就在这时,狼女的声音从校场入口传来:"将军,洛阳方向有动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维心中一紧,快步走到狼女面前:"什么动静?"
"我的人回报,司马昭派了大将胡烈,率领三万大军,正向金墉城开来,预计三天后抵达。"狼女的声音带着凝重,"胡烈是司马昭的亲信,作战勇猛,麾下的'破虏营'更是魏军的精锐,不好对付。"
姜维的眉头皱了起来,三万大军,这比他预想的要多。金墉城虽然易守难攻,但蜀军的兵力还是太少,硬拼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传令下去,"姜维当机立断,"加强城防,加固城墙,在城外挖掘壕沟,布置陷阱。所有士兵停止休假,进入战备状态。粮仓和军械库加派双倍人手看守,确保万无一失。"
"是!"狼女应声而去。
姜维又对身边的庞会和阿藤说道:"庞会,你负责组织士兵加固城防,务必在三天内完成所有防御工事。阿藤,你带领藤甲兵和降兵,负责城内的物资调配和伤员救治,确保后勤供应。"
"是!"两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三天,金墉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士兵们日夜不停地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布置陷阱。城内的百姓也自发地加入进来,帮着搬运砖石、运送粮草。整个金墉城,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姜维则日夜研究着胡烈的资料和金墉城的防御地图,寻找着破敌之策。胡烈的"破虏营"以勇猛着称,擅长正面强攻,硬碰硬显然不行。他必须找到对方的弱点,出奇制胜。
第三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金墉城染成了金色。城外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那是胡烈的大军来了。
站在城楼上,姜维看着远处缓缓逼近的魏军大营,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丝期待。他转身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弟兄们,决战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让胡烈和他的破虏营,尝尝我们的厉害!"
将领们纷纷拔出武器,高举过头顶,呐喊声震彻云霄:"杀!杀!杀!"
夕阳下,蜀军的旗帜在金墉城的城楼上迎风飘扬,显得格外鲜艳。城下,是黑压压的魏军大营;城内,是严阵以待的蜀军士兵。
一场决定金墉城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姜维站在城楼上,铁肢紧握,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的敌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守住金墉城,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