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谁还记得那场洪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韶华》最新章节。

大家围着画作啧啧称奇,赞叹林夏的技法,讨论着哪幅画的是老李头的背影,哪幅画的是王奶奶的窗台。

只有那幅《无人读的先知》,众人只是欣赏它的水墨淋漓,却无人追问内容。

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拉着妈妈的衣角,指着画里那团模糊的字迹问:“妈妈,这些黑线是不是在下雨呀?”

林夏站在远处,听见了这句话,嘴角漾开一抹温柔的笑。

仿佛是为了印证什么,那周后半段,天真的开始下雨。

连着三天三夜,雨势不见小。

城区部分路段开始积水,新闻里播报着橙色预警。

纸火巷地势低,一些刚搬来不久的年轻人开始慌神,在微信群里讨论着要不要买皮划艇。

但巷子里的老住户们却异常镇定。

雨声中,巷子里响起各种细碎而有序的动静。

张姨从柴房里搬出几块旧砖头,不慌不忙地堵在自家门槛的缝隙里;老周把地下室的杂物一件件搬到楼上;王奶奶则开始在厨房里熬起了大锅的姜汤,说要留给晚上可能被困在路上的行人。

一切都像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沈星河站在屋檐下看雨,雨水汇成线,从瓦当上滴落。

一个读初中的男孩跑过来,他是巷子里新成立的“少年先锋队”队长,一脸焦急:“沈老师,雨这么大,我们要不要挨家挨户发个通知,提醒大家防汛?”

沈星河摇了摇头,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用塑料布盖柴火堆的赵师傅:“你看,他们心里都有数。”

学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巷子里的人们各司其职,没有指挥,没有口号,却像一台精密运转了多年的老机器,每一个零件都知道自己的位置。

他若有所思地离去了。

夜里十二点,雨势达到顶峰。

巷尾的排水沟不堪重负,被树叶和垃圾堵死,浑浊的积水开始倒灌,眼看就要漫进几户人家的院子。

几个睡不着的少年发现了险情,他们拿着脸盆和簸箕冲进雨里,试图把水舀出去。

方法笨拙,效率极低,雨水浇得他们睁不开眼。

沈星河家的灯亮了。

他没有出门高声指导,而是从储藏室里拖出一台老旧的柴油水泵,故意放在院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又拿了块抹布擦拭着上面的油污。

“沈叔,这老古董还能用?”一个浑身湿透的少年凑过来问。

他头也不抬,声音淡淡地穿透雨幕:“二十多年前排过一次水,给它换换油,应该还能转。”

话音刚落,赵师傅和另外两个男人就从家里出来了,手里拿着扳手和机油壶。

片刻之后,水泵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随即“突突突”地轰鸣起来,一股强劲的水流被抽出,积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沈星河转身回屋,轻轻关上了门。

他听见外面有人在喊:“原来老办法一直都在,就是藏得太深,咱们都给忘了!”

第二天,雨过天晴。

巷子里的湿地上,孩子们在兴奋地跳格子,把一个个小水坑踩得泥浆四溅。

有个孩子突发奇想,用一根树枝在地上划了几个箭头,指向一处最深的洼地,旁边写上歪歪扭扭的字:“此处易涝,请绕行”。

他的同伴笑他多此一举,跑过去一脚就把字抹平了。

沈星河路过,看到了这一幕。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弯腰捡起了那根被丢在一旁的树枝,悄悄地将它重新插在洼地旁边。

当晚,他做了个梦。

梦里他又回到了1998年,站在滔天的洪水中,拼命举着一块写着警告的牌子,声音嘶哑地呐喊,却无人理睬。

就在他绝望之际,他忽然醒了。

窗外晨光熹微,鸟鸣清脆。

他走到窗边,看见巷子里已有早起的老人,牵着孙辈的手,自然而然地绕开了那处没有标记的洼地。

他们的脚步,已经记住了那里的危险。

无需标记,无需预警,方向自在心中。

沈星河闭上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终于明白,最好的预言,是让所有人都忘了曾经需要预言。

最好的拯救,是让这片土地学会如何自我拯救。

春雨过后,万物复苏。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连墙角的苔藓都绿得发亮。

沈星河站在院子里,目光越过巷子层层叠叠的屋顶,望向远方青黛色的山峦。

他忽然有些想念城郊那片荒地了。

那里的土更松,雨水过后,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会争先恐后地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