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浦江怒涛与长城烽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初春,凛冽的朔风裹挟着黄海的咸腥,抽打着刚刚进驻上海闸北、江湾一线的第七军官兵。中将衔肩章在深灰呢料将官大衣上闪着冷硬的光,李锦(字慕寒)立于临时军部楼顶,俯瞰着这座远东第一大都会。十里洋场霓虹闪烁,与闸北、虹口一带低矮杂乱的民居形成刺目对比。更刺目的是,黄浦江上,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出云”号装甲巡洋舰那黑洞洞的炮口,如同毒蛇之眼,冰冷地指向这座不设防的城市。

“慕寒兄,”参谋长陈瑜(字镇山)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凝重,“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二位将军已明确表态,若日军挑衅,必坚决抵抗!然南京方面……态度依旧暧昧。何部长(何应钦)来电,重申‘忍辱负重,力避冲突’。”

李锦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在“出云”号狰狞的舰影上。“忍辱负重?”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字字如刀,“镇山,自九一八至今,我们忍得还不够吗?东北三千万同胞在铁蹄下呻吟,如今这刺刀都顶到江南腹地的心口了!再忍下去,国将不国!” 他猛地转身,眼中燃烧着穿越者洞悉未来的焦灼与决绝,“告诉蒋、蔡二位将军,第七军既驻防于此,当与十九路军共进退!日军若敢挑衅,我德械钢甲,必让其付出血的代价!同时,以我的名义,向南京发报:职部已抵沪,正严密布防。然沪上乃国际观瞻之地,日寇气焰嚣张,职部将士同仇敌忾,若敌衅自我开,为保国土尊严,职部将断然反击!此非抗命,实乃军人守土卫国之天职!请委座明察!”

这份措辞强硬、近乎“先斩后奏”的电报,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南京掀起了波澜。但此刻的李锦已无暇顾及南京的反应。他深知,历史的齿轮正不可阻挡地滑向那场惨烈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命令!”李锦的声音斩钉截铁,“周振邦!”

“到!”重炮营营长周振邦(新晋中校)肃立。

“你营12门150重炮,立刻前出至江湾预设阵地,隐蔽伪装!目标——黄浦江日舰及虹口日军陆战队司令部!给我算准标尺,炮口校准,引信备好!没有我的命令,一炮不准放,但必须保证随时能打,打得准,打得狠!”

“是!保证让小鬼子尝尝‘大德意志铁锤’的滋味!”周振邦眼中闪过狠厉,领命而去。

“韩晓征!”

“到!”装甲侦察营营长韩晓征(新晋中校)挺胸。

“你的Sd.Kfz 234轮式装甲车和Pak40突击炮,化整为零,分散部署在闸北主要街口和交通要道,构筑反坦克支撑点!收集日军坦克型号、活动规律情报!记住,你们是暗处的猎手,未接命令,不得暴露!”

“明白!钧座!保证让鬼子的豆战车有来无回!”韩晓征信心满满。

“刘毅!”

“到!”工兵营长刘毅(新晋中校)应声。

“立刻组织工兵,在闸北、江湾我军防线前,依托建筑物和废墟,构筑反坦克壕、街垒、诡雷区!特别是可能被日军利用的冲击路线!火焰喷射器小组隐蔽待命,专打鬼子步兵冲锋集群!”

“是!钧座!定让闸北变成鬼子的血肉磨坊!”

“林修远!”

“到!”通信营长林修远(新晋中校)立正。

“启用备用加密频道‘东风’,确保与十九路军指挥部及各前沿部队通讯绝对畅通、保密!同时,严密监听日军无线电通讯,特别是舰炮火力呼叫频率!我要第一时间知道‘出云’号想干什么!”

“是!保证通讯无虞,敌情尽在掌握!”林修远眼神锐利。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确的齿轮,驱动着第七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德械精锐特有的那种冰冷、高效、致命的气息,开始在这座东方都市的角落弥漫开来。

1932年1月28日深夜,刺骨的寒风卷过空旷的街道。闸北,宝山路。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毫无征兆地撕裂了夜的宁静!日军海军陆战队在“出云”号舰炮的掩护下,悍然向驻守此地的十九路军阵地发起进攻!火光冲天而起,映亮了日本兵狰狞的面孔和明晃晃的刺刀!

淞沪抗战,爆发了!

“钧座!日军进攻了!宝山路方向,十九路军156旅阵地告急!”林修远的声音在加密电话里带着电流的嘶鸣。

“知道了!”李锦眼中寒光爆射,“命令!周振邦,目标——‘出云’号!三发急速射!给我打掉它的嚣张气焰!韩晓征,按预定计划,支援宝山路!刘毅,工兵爆破组,前出阻滞日军后续梯队!”

“轰隆隆——!”

第七军沉寂已久的重炮阵地猛然爆发出惊天怒吼!周振邦亲自操炮,三发沉重的150毫米高爆弹带着复仇的尖啸,划破夜空,如同死神的审判,狠狠砸向黄浦江中那庞大的钢铁巨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轰!轰!轰!”巨大的水柱在“出云”号周围冲天而起!其中一发炮弹极其刁钻地命中了舰艉甲板!猛烈的爆炸瞬间将两门副炮掀飞,火光冲天!舰体剧烈摇晃,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江面!不可一世的“出云”号第一次尝到了来自地面的重锤打击,嚣张的气焰为之一窒!

几乎在重炮怒吼的同时,宝山路战场。

数辆日军八九式中战车掩护着步兵,正疯狂冲击十九路军一处街垒。守军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伤亡惨重,阵地岌岌可危!

“小鬼子!尝尝这个!”一声怒吼从侧翼一栋半塌的三层小楼窗口传出!韩晓征亲自操纵一门隐藏在废墟中的Pak40反坦克炮!炮口猛地喷出橘红色的火球!

“铛——轰!”穿甲弹如同热刀切黄油,轻易撕裂了八九式中战车那薄弱的侧面装甲!炽热的金属射流灌入车内,引发剧烈殉爆!整辆战车瞬间化作燃烧的铁棺材!紧接着,又是两声精准的点射!另外两辆日军战车也相继起火瘫痪!

“好!打得好!”十九路军幸存的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Pak40的恐怖威力让他们目瞪口呆,士气大振!

“装甲车!上!”韩晓征对着步话机吼道。几辆Sd.Kfz 234轮式装甲车如同幽灵般从巷口冲出,20毫米机关炮疯狂扫射!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将跟随坦克冲锋的日军步兵成片割倒!日军凶猛的攻势瞬间被打断!

与此同时,刘毅的工兵爆破组在日军可能增援的街道上,利用夜色和废墟掩护,迅速埋设了反坦克地雷和诡雷装置。当日军后续的卡车和步兵试图通过时,“轰!轰!”几声巨响,火光冲天,车辆被炸毁,步兵血肉横飞!火焰喷射兵则隐蔽在断墙后,对着企图依托房屋顽抗的日军步兵猛烈喷射!长达数十米的火龙席卷而过,将一切化为焦炭!凄厉的惨嚎声令人毛骨悚然!

第七军这支突然加入战场的生力军,以其超越时代的火力、精妙的战术协同和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瞬间扭转了局部战场的颓势!德式装备的威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MG42撕裂布匹般的扫射声、Pak40沉闷致命的炮击、Sd.Kfz 234机关炮的嘶吼、150重炮撼天动地的轰鸣,交织成一曲令日军胆寒的死亡交响乐!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震怒之余,亦感震惊。他没想到李锦竟敢真的动手,更没想到第七军甫一参战就打出如此“惊艳”的战果!国际舆论瞬间被吸引,租界内的西方记者纷纷涌向闸北,德械军痛击日寇的照片和报道登上各大报纸头条。迫于国内外压力,也出于对第七军这支“王牌”的忌惮与利用心理,蒋介石在严厉斥责李锦“擅自行动”的同时,又不得不默许了第七军继续“配合”十九路军作战的事实,并象征性地补充了一些弹药。

闸北,四行仓库。

这座巨大的混凝土建筑,成了中日两军反复争夺的焦点。日军调集重兵,配属了更多坦克(包括少量新到的八九乙式)和重炮,誓要拔掉这颗钉子。驻守此地的正是赵铁柱(新晋中校)的86师第一团!

战斗已进入白热化。仓库厚重的外墙被日军的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轰得千疮百孔,烟尘弥漫。数辆八九乙式中战车掩护着密密麻麻的日军步兵,嚎叫着冲向仓库大门。

“铁拳!给老子打!”赵铁柱满脸硝烟,嗓子嘶哑,抱着挺MG42疯狂扫射,压制着冲锋的日军步兵。

仓库各层的窗口和射击孔内,早已准备好的“铁拳”射手们纷纷开火!

“嗤——轰!”“嗤——轰!”一枚枚粗短的火箭弹拖着白烟,如同愤怒的投枪,扑向冲锋的日军坦克!薄弱的装甲在锥形装药面前不堪一击!一辆八九乙式炮塔被掀飞!另一辆侧面中弹,燃起熊熊大火!日军坦克攻势再次受挫!

“八嘎!掷弹筒!机枪!压制!”日军军官气急败坏地吼叫。

密集的掷弹筒炮弹和歪把子机枪子弹泼水般射向仓库窗口。

“啊!”一名刚发射完“铁拳”的士兵被机枪子弹扫中,惨叫着倒下。

“医护兵!”赵铁柱目眦欲裂。

就在这时,地面传来一阵沉闷而熟悉的轰鸣!由远及近!

“是我们的坦克!”了望哨惊喜地喊道。

只见仓库侧翼的街道上,烟尘滚滚!三辆涂着青天白日徽的**豹式D型坦克**!修长的75毫米KwK42 L/70炮管如同死神的权杖,在烟尘中闪烁着寒光!后面紧跟着几辆搭载着装甲掷弹兵的Sd.Kfz 251半履带车!

“钧座把楚疯子的宝贝派来了!”赵铁柱精神大振!

89师师长楚南河(装甲狂人)亲自指挥这支装甲突击分队!他通过车载电台嘶吼:“铁柱!坚持住!老子来踹鬼子屁股了!”

三辆豹式坦克在行进间猛烈开火!

“轰!轰!轰!”75毫米超长身管火炮喷吐出致命的火球!穿甲弹以恐怖的速度和精度,如同点名般,精准地击穿了远处正在用山炮轰击仓库的日军九二式步兵炮阵地!钢铁零件和炮手残肢被炸得漫天飞舞!紧接着,炮塔转动,主炮和并列机枪对准了那些依托废墟顽抗的日军步兵火力点!高爆弹和机枪子弹如同犁庭扫穴,将日军精心构筑的火力点一个个拔除!

Sd.Kfz 251半履带车上的装甲掷弹兵们纷纷跳车,在豹式坦克的掩护下,手持MP40冲锋枪和MG42机枪,如同猛虎下山,向被豹式坦克打懵的日军步兵侧翼发起了凶狠的反冲击!步坦协同娴熟无比!

腹背受敌的日军顿时大乱!在德式钢铁洪流和守军凶猛火力的夹击下,进攻仓库的日军部队伤亡惨重,狼狈溃退!四行仓库,这座象征不屈的堡垒,在德械装甲力量的强力支援下,依旧巍然屹立!

然而,局部的战术胜利,无法改变战略上的被动和南京政府妥协的本质。在西方列强的“调停”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下,轰轰烈烈的淞沪抗战最终以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告终。中国军队被迫撤出上海,日军则获得了在沪驻兵的权利。

闸北的废墟上,硝烟尚未散尽。第七军将士们默默地收拾行装,准备撤离。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和百姓悲戚的目光,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和耻辱感笼罩全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