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上高会战胜利结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数十枚203mm M1“榴弹炮之王”的巨型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如同天神的愤怒之锤,精准无比地砸入了那片伪装过的洼地!每一枚炮弹落地,都引发一场小型地震!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浪叠加在一起,形成恐怖的音爆!橘红色的巨大火球冲天而起,瞬间连成一片翻滚沸腾的烈焰海洋!冲击波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一切!精心伪装的炮位被直接掀翻、扭曲、撕裂!沉重的150mm榴弹炮如同儿童玩具般被抛向空中,再重重砸下,变成一堆废铁!堆积如山的炮弹被殉爆,引发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二次、三次爆炸!整个洼地在顷刻间变成了喷发的火山口,浓烟和烈焰吞噬了所有,包括那些操纵重炮的日军炮兵和他们的武器!日军第34师团最后的远程火力支柱,在“焚城”行动的第一分钟就被彻底抹除!

紧接着,毁灭降临目标A:王家庄(大贺茂师团部)!

155mm“长脚汤姆”榴弹炮群和203mm巨炮的炮弹,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和毁灭的重锤,覆盖了整个村落!高爆弹、延时引信炮弹(钻地)、燃烧弹如同冰雹般落下!古老的房屋在剧烈的爆炸中如同纸片般坍塌、粉碎!大贺茂所在的中心院落,被至少五枚203mm炮弹直接命中!坚固的砖石结构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如同齑粉,瞬间被夷为平地,只留下一个巨大的、冒着青烟的深坑!天线林立的通信中心被重点照顾,密集的炮弹将其彻底摧毁,电台变成碎片,通讯兵尸骨无存!整个王家庄在猛烈的炮火中变成了一片燃烧的废墟和人间地狱!包括师团长大贺茂中将(后确认当场毙命)在内的一众高级军官和参谋人员,连同他们的作战地图、电台密码本,在绝望的瞬间被爆炸、火焰和倒塌的瓦砾彻底吞噬!第34师团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在炮击开始后的短短三分钟内,灰飞烟灭!

几乎同时,毁灭之雨覆盖了目标C:废弃砖窑厂(预备队/战车集结地)!

105mm、155mm榴弹炮的炮弹如同冰雹般倾泻而下!废弃的砖窑、周边的树林、临时构筑的掩体,在猛烈的爆炸中土崩瓦解!隐蔽在此的日军预备队步兵大队和残存的十几辆八九式、九七中战车,遭到了灭顶之灾!炮弹在密集的人群和战车群中爆炸,血肉横飞,钢铁扭曲!战车的油箱被击中燃起大火,殉爆的弹药将残骸抛向空中。集结待命的日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倒下,幸存者在火海和弹片中惊恐奔逃,建制瞬间瓦解!大贺茂手中最后一支有组织的机动反击力量,在炮火中化为乌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标D:大型后勤兵站! 同样未能幸免。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入堆积如山的物资堆中。粮食袋被炸飞,被服燃起熊熊大火,弹药车被引爆,引发惊天动地的连锁殉爆!汽车、骡马在烈焰中嘶鸣、翻滚。整个兵站变成了一片燃烧的物资海洋和巨大的焚化炉,第34师团赖以生存的后勤命脉被彻底斩断!

目标E:简易起降坪!几架来不及起飞的日军轻型飞机在跑道上被炸成碎片。跑道被密集的炮弹炸得坑坑洼洼,彻底报废。日军最后一点空中联络和侦察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这场由周振邦中将亲自指挥的、代号“焚城”的毁灭性精确炮火覆盖,持续了整整40分钟!超过5000发105mm以上口径的重炮炮弹,如同倾盆而下的“钢雨”,被精准地倾泻在五个关键目标区域!炮击的规模、烈度、精准度,都达到了中国战场上前所未有的巅峰!整个泗溪、官桥、棠浦地区的大地在剧烈颤抖,天空被浓烟和火光染成一片暗红,爆炸的巨响连绵不绝,仿佛世界末日降临!

炮击的效果是灾难性的、决定性的:

师团长大贺茂中将及师团部主要军官确认阵亡。

师团直属重炮兵部队(150mm榴弹炮大队)被彻底摧毁。

最后的核心预备队(步兵大队)和残存战车力量被炸得灰飞烟灭。

大型后勤兵站及囤积的巨量物资被付之一炬。

简易机场被摧毁,空中联络断绝。

更重要的是,整个第34师团的指挥系统、反击力量、后勤保障被连根拔起,彻底瘫痪!残存日军部队陷入彻底的、无组织的混乱和绝望之中!士气彻底崩溃!

当炮击的余音还在赣西大地上回荡,前沿观察哨和侦察机(少量)传回了令人震撼的画面:“目标B洼地已成焦土火海!目标A村落消失,仅存弹坑!目标C砖窑厂区域无生命迹象!目标D兵站烈焰冲天!目标E机场跑道被毁!日军全线崩溃!”

李锦在指挥部接到报告,霍然起身,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大贺茂已死!日军脊梁已断!命令全军——总攻!全线总攻!碾碎他们!一个不留!”

毁灭性的“焚城”炮击,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将日军第34师团残部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指挥中枢被端,重炮被毁,预备队被歼,后勤断绝,通信瘫痪,整个师团瞬间分崩离析,陷入了各自为战、惊恐绝望的境地。

李锦集团军各部,如同下山猛虎,在炮火延伸的硝烟尚未散尽之际,便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向已经彻底崩溃的日军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总攻!胜利的号角响彻云霄!

北翼铁钳合拢:梁卫国、赵鸿飞的雷霆扫荡

北翼,梁卫国和赵鸿飞指挥的新一军、新三军主力,在日军指挥瘫痪、士气崩溃的有利时机下,攻势陡然加强!阻力大减!

装甲集群突击:邱铭(102师)、李文瀚(107师)的谢尔曼坦克营一马当先,引擎咆哮着冲入日军混乱的阵地。失去反坦克武器和统一指挥的日军,在钢铁洪流面前如同待宰羔羊。坦克炮和机枪无情地收割着生命,碾压着残存的工事。

步兵席卷:李龙(101师)、郑云峰(103师)、张子岳(108师)、马千里(109师)指挥的步兵部队,在坦克和炮火(吴铁鹰坦克歼击旅M36远程支援)掩护下,如同潮水般涌入日军阵地。M1加兰德清脆的射击声、BAR的咆哮、手榴弹的爆炸声、以及“缴枪不杀!”的怒吼声响成一片。日军成建制地放下武器投降,少数顽固分子被迅速消灭。北翼突击集群以惊人的速度向纵深推进,目标直指官桥,与南线突击部队会师!

正面铁砧粉碎:沈德威的致命突破

正面,沈德威新二军承受的压力瞬间消失。日军前沿阵地一片死寂或混乱。

徐天鹰的装甲狂飙:徐天鹰(104师)的谢尔曼坦克营和伴随步兵,几乎未遇抵抗就突破了泗溪外围防线,向镇内猛冲。

罗振武的攻坚扫尾:罗振武(105师)的部队迅速占领了那些曾反复争夺、如今已无人防守的高地,肃清坑道内残存的零星日军。

高镇远的席卷: 高镇远(106师)部队在烟幕掩护下,快速清理战场,巩固占领区域,并向官桥方向推进。沈德威军如同决堤的洪水,迅速淹没了泗溪,并涌向官桥。

南翼奔雷合围:楚南河、韩晓征的钢铁闸门

南线,楚南河和韩晓征指挥的第七军装甲集群,在炮击停止后,非但没有减速,反而将油门踩到底!

豹式集群的穿插:周胜的豹式坦克集群风驰电掣,无视沿途零星的抵抗,如同锋利的尖刀,直插官桥、棠浦以西的公路枢纽!下午4时许,先头豹式坦克连成功切断官桥通往南昌的主要公路!坦克迅速展开,建立环形防御阵地,炮口指向东方(官桥方向)和西方(南昌方向)!

虎式压阵与掷弹兵清剿: 冯啸霆的虎式坦克和王强的装甲掷弹兵随后赶到,巩固阻击阵地。掷弹兵们下车,在坦克掩护下,清剿公路沿线村落残敌,并派出侦察分队向西(南昌方向)警戒。第七军的钢铁闸门,在官桥以西重重落下!大贺茂师团残部西逃的最后生路,被彻底斩断!

回身猛击:在确保退路被切断后,韩晓征立即命令部分豹式坦克和装甲掷弹兵,回身向东,对陷入混乱、正向西溃逃的官桥、棠浦地区日军残部发起猛烈的侧后攻击!坦克炮和机枪从背后将溃逃的日军成片扫倒。

四面合围,瓮中捉鳖:至3月26日傍晚,李锦集团军完成了对日军第34师团残部的铁壁合围:

北面:梁卫国、赵鸿飞部已攻克泗溪,前锋抵达官桥东北。

东面:沈德威部占领泗溪后,主力进抵官桥城下。

南面:孙启明新四军(贺云峰110师)已控制战场西南翼,聂海涛111师、方振武112师由南向北压来,清扫战场。

西面:楚南河、韩晓征第七军牢牢扼守官桥以西公路,如同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

被合围在官桥、棠浦及周边狭小地域内的上万日军残兵败将,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接下来的战斗,演变成一场规模浩大但已无悬念的清剿。

步坦协同,分割歼灭: 各军以营连为单位,在坦克、装甲车和炮火支援下,对包围圈内的日军进行分割、包围、歼灭。谢尔曼、豹式、虎式坦克成为移动的堡垒和开路先锋,步兵紧随其后清剿。

火力覆盖,定点清除:炮兵(周振邦)根据前线召唤,对负隅顽抗的日军集结点进行精准炮击。

特战猎杀,肃清残敌:周卫国(112师)的特战分队、王大山的特战旅成员,如同战场猎手,专门负责清剿复杂的废墟、坑道、树林,搜捕漏网军官(如联队长、大队长),并引导火力清除顽固据点。

政治攻势,瓦解士气:林风眠政治部的敌工人员,利用广播和喊话,用日语宣传赣江支队、池田旅团覆灭以及大贺茂毙命的消息,播放日本民歌,进行心理战。大量走投无路的日军士兵在绝望中成批放下武器投降。

清剿行动持续了三天三夜。至3月29日,官桥、棠浦地区的枪炮声彻底平息。曾经骄狂不可一世的日军第34师团,连同其师团长大贺茂中将,在赣西这片土地上,迎来了其全军覆没的最终命运。

辉煌战果(上高会战李锦集团军总览):

击毙日军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中将、独立混成第20旅团旅团长池田直三少将、赣江支队长坂本吉太郎少将。

全歼日军第34师团(甲种师团)指挥部及所辖步兵第216、第217、第218联队,骑兵第34联队,野炮兵第34联队,工兵第34联队,辎重兵第34联队等全部建制单位。

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下辖五个独立步兵大队及炮兵、工兵等直属队)。

全歼日军赣江支队(加强联队级)。

累计毙伤日军官兵约三万五千余人(含赣江支队、池田旅团、第34师团),俘虏日军官兵约四千余人(含大量伤兵)。

摧毁、缴获各型战车(八九式、九五式、九七式等)百余辆,75mm山炮、105mm野炮、150mm榴弹炮等各型火炮数百门,汽车、装甲车数百辆,轻重机枪、步枪、掷弹筒等武器弹药以及粮秣、被服、药品等作战物资堆积如山,难以计数。

彻底粉碎日军第11军“锦江作战”(上高会战)计划,重创其核心机动兵力。

1941年3月末,硝烟散尽的赣西大地,满目疮痍,却也回荡着胜利的凯歌。上高会战,这场由薛岳上将运筹帷幄、李宗仁第五战区策应、罗卓英与李锦两大集团军浴血奋战的史诗级战役,以中国军队空前辉煌的胜利而告终!

硝烟散尽,锦江水奔流不息,仿佛在吟唱着一曲埋葬侵略者的悲歌与颂扬卫国者的凯歌。李锦站在刚刚被收复的官桥镇废墟上,脚下是浸透敌我鲜血的土地。他眺望着东方,那里是尚未光复的河山,是更艰巨的挑战——武汉!

“上高已定,倭寇授首!”李锦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在春风中传开,“然寇氛未靖,河山待复!此非终点,乃新征之始!传令全军:休整补充,厉兵秣马!伤员优抚,烈士厚葬!缴获清点,论功行赏!下一步——” 他的手指坚定地指向东北方向,“钢铁洪流,剑指武汉!不破倭巢,誓不还师!”

钢铁的轰鸣并未停歇,它正积蓄着更磅礴的力量,准备着下一次石破天惊的奔涌。李锦集团军,这支由穿越者引领、铁血铸就的抗战雄师,带着上高大捷的无上荣光,如同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将滚滚东向,向着华中倭寇的心脏,发出震彻寰宇的冲锋号角!赣水长歌,终将汇入光复神州的壮阔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