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攻占太百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缅甸北部,新平洋,1943年11月。

中印公路终于修通至这个前线枢纽,第一批运输车队扬起漫天尘土,将宝贵的物资运抵前线。站在刚刚建成的临时指挥所外,李锦注视着这条被称为“生命线”的道路,脸上露出难得的欣慰。

“总司令,公路通车后,我们的补给压力大大减轻了。”参谋长陈瑜报告道,“每天可运送物资量增加了三倍,特别是燃油和重炮弹药。”

李锦点头:“很好。日军第18师团在于邦家遭受重创,正是我们乘胜追击的时候。”他转身走向指挥所内的沙盘,“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现在肯定在重新部署兵力,我们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指挥所内,各军军长和直属部队指挥官已经等候多时。见李锦进来,所有人立即起身敬礼。

“诸位,”李锦开口,声音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于邦家之战证明了我军的实力,但日军第18师团主力尚存。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正在孟拱河谷加紧布防,我们必须趁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他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上的目标:“下一步,我们要夺取太白家和大洛地区,控制胡康河谷北部。部署如下:新一军为左翼,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新二军为右翼,负责进攻大洛;第七军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扩大战果;集团军直属部队提供全方位支援。”

他特别强调:“这次作战,各直属部队要充分发挥作用,我要强调的是各兵种协同。炮兵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的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要确保战场信息单向透明;特种部队要深入敌后破坏和侦察;工兵部队要保障交通线畅通;后勤部门要确保弹药粮秣供应。这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立即表态:“我部已经完成休整和补充,官兵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击。新一军保证完成任务!我计划以新30师为左路,新38师为中路,50师为右路,三路并进,相互策应。”

李锦点头赞许,随即转向其他将领:“此次作战,集团军直属部队将全力配合前线。周振邦的炮兵司令部已经在前沿建立了三个炮兵群;林修远的电子战部队会全程干扰日军通讯;王大山的特种部队已深入敌后,开始破坏日军补给线和指挥系统。”

新二军军长沈德威接着说:“我部在大洛方向将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压缩日军防御空间。”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道:“装甲部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只等总司令一声令下。”

会议结束后,李锦单独留下直属部队指挥官们。

炮兵司令周振邦首先报告:“我重炮师已经前移至新平洋附近的新阵地,射程可覆盖太白家和大洛地区。反炮兵雷达连增加了两套新设备,可以更精确地定位日军火炮位置。”

电子战司令林修远接着说:“我们监听到日军第18师团正在更换密码本,但我们的破译小组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编码规律,预计24小时内就能破解新密码。”

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报告:“多支特种小队已经潜入敌后,开始对日军补给线和通讯设施进行破坏。”

李锦满意地点头:“很好。这次作战,我要你们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让日军陷入看不见、听不见、打不准的困境。”

与此同时,在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正对着地图发愁。

“于邦家的失败是耻辱!”他对参谋们怒吼道,“长久竹郎那个蠢货,一个联队竟然在三天内就全军覆没!”

参谋长武田贞雄大佐谨慎地说:“师团长阁下,支那军这次作战方式与以往完全不同。他们拥有大量重炮和战车,而且战术协同非常出色。”

田中冷哼一声:“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美国人的援助。但我们皇军有武士道精神,有百战百胜的意志!”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和大洛:“这两个据点必须守住。太白家控制着通往孟拱的道路,大洛则是胡康河谷的门户。命令第55联队守太白家,第56联队残部与第114联队一个大队守大洛。”

“支那军于邦家之战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火力和机动能力,”田中对着参谋们说,“但他们犯了兵家大忌——分兵进攻。这是我们重创他们的好机会。”

参谋长濑尾少将点头附和:“师团长阁下高见。我们已经在大白家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第55、56联队残部与新调来的第114联队形成了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

田中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周边地形:“这里山峦起伏,丛林密布,支那军的装甲部队难以展开。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层层阻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然后伺机反击。”

他转身命令:“立即给各部下达作战指令:第一线部队要顽强抵抗,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第二线部队做好反冲击准备;炮兵要集中使用,重点打击支那军的集结地和交通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田犹豫道:“阁下,第55联队在于邦家作战中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兵力,是否需要增援?”

田中摇头:“没有增援了。南方军司令部把兵力都调去对付英帕尔的英军了。告诉他们,为天皇尽忠的时候到了!”

然而田中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切部署都在中国军队的监视之下。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已经破译了日军大部分通讯密码,日军的调动和部署几乎透明地展现在中国军队面前。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回到指挥部后,立即召集各师师长部署任务。

“总司令命令我部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孙立人指着地图说,“新30师为左路,沿塔奈河东岸推进;新38师为中路,沿主干道正面进攻;50师为右路,我从侧翼包抄。各师必须在三天内到达进攻出发位置。”

新38师师长李鸿问道:“军长,太白家日军防御情况如何?”

孙立人回答:“据侦察和特战部队报告,日军第55联队约2500人防守太白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多层战壕、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和大量隐蔽炮兵阵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火力和机动性。集团军炮兵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将干扰日军通讯,特种部队已经在前线活动。”

各师领命后迅速开拔。部队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进,坦克和装甲车轰鸣着,炮兵牵引车拖着沉重的大炮,步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空中不时有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飞过,为部队提供侦察和引导。

在新38师行进队伍中,士兵们议论纷纷。

“听说这次打太白家,小鬼子布置了很多反坦克壕和地雷。”一个年轻士兵有些担心地说。

老兵拍拍他的肩:“怕什么?于邦家那一仗,咱们不是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咱们有大炮有坦克,还有飞机帮忙,小鬼子只有挨打的份!”

另一名士兵插话:“最重要的是,这回是李总司令指挥。听说他打仗神出鬼没,小鬼子根本摸不着头脑。”

确实,在李锦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已经不再是战争初期那支装备简陋、战术落后的军队了。美式训练和装备,加上李锦带来的新战术理念,使中国驻印军成为一支令人畏惧的力量。

经过两天行军,新一军各师到达预定位置。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设在一个可以俯瞰太白家地区的小山上。

“报告军长,各师已到达进攻出发位置,请求指示。”参谋报告道。

孙立人看了看表:“命令各部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凌晨5点开始炮火准备,6点整步兵发起攻击。”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们的火力优势明显,要让大炮说话。”

与此同时,集团军直属部队也开始行动。

炮兵司令周振邦命令重炮师进入战斗状态:“所有火炮装定射击诸元,火箭炮旅准备齐射。反炮兵雷达开机,密切监视日军火炮位置。”

电子战司令林修远下令:“全频段干扰开始,重点干扰日军指挥部与前沿阵地通讯。密码破译部门加紧工作,我要实时了解日军动向。”

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命令敌后破坏团加大活动力度:“今晚我要看到日军补给仓库起火,通讯线路被切断!”

这个夜晚,许多人无眠。

11月7日凌晨5点整,天色未亮。

突然,寂静的夜空被撕裂了——集团军炮兵开始了猛烈的火力准备。

155mm和203mm重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T34“管风琴”火箭炮的一次齐射就像天崩地裂。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日军阵地上,爆炸的火光将天空映成橘红色。

在炮兵观测机上,观测员通过无线电不断修正弹着点:“偏左200米...好!正中目标!继续射击!”

日军第55联队指挥部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措手不及。

联队长藤田弘毅大佐对着电话怒吼:“怎么回事?支那军哪来这么多重炮?”

参谋报告:“通讯完全中断,无法与各大队联系!前沿观测哨报告,支那军的炮火异常精确,我们的炮兵阵地和指挥所都遭到重点打击。”

藤田脸色铁青:“立即向师团部求援!支那军发动总攻了!”

然而,他的求援信息根本发不出去。集团军电子战部队的全频段干扰使日军无线电通讯完全瘫痪,有线电话线路也早已被特种部队破坏。

更糟糕的是,中国军队的反炮兵雷达迅速定位了日军残存的火炮位置,坐标立即传到炮兵司令部。几分钟后,这些日军炮兵阵地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一小时。当炮声渐渐停歇时,日军前沿阵地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许多工事被直接命中,变成了废墟。

凌晨6点,三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新一军三个师同时向日军阵地发起冲击。

在中路,新38师官兵如猛虎下山,扑向日军阵地。美式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组成的密集火力,完全压制了日军使用三八式步枪的步兵。

在左路,新30师沿着塔奈河推进,工兵部队迅速架设浮桥,保障部队渡河。

在右路,50师进行侧翼包抄,试图切断日军退路。

日军虽然遭受重创,但仍拼死抵抗。他们凭借坚固工事和熟悉地形的优势,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交叉火力网,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在新38师进攻方向上,一个日军暗堡吐出凶猛的火舌,压制了步兵连的推进。

“火箭筒!干掉那个火力点!”连长大声命令。

两名士兵携带巴祖卡火箭筒匍匐前进,在距离暗堡100米处瞄准发射。“轰”的一声,暗堡被炸上了天。

步兵们继续前进,但日军狙击手和隐蔽火力点不断造成伤亡。

孙立人在前进指挥部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眉头紧锁:“进展太慢了。命令炮兵进行徐进弹幕射击,为步兵开辟通路。”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炮弹开始在步兵前方200米处形成一道移动的火墙,缓缓向日军纵深推进。步兵则紧跟在这道“钢铁帷幕”后面,逐步清除残存日军抵抗点。

这种步炮协同战术极其有效,但也要求极高的协同精度。得益于先进的通讯设备和训练有素的炮兵观测员,中国军队能够安全地进行这种高风险战术。

到中午时分,新一军已经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向前推进了约1.5公里。

在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林修远和他的团队正忙碌着。

“报告,截获日军第18师团部发给第55联队的电文,正在破译。”一名参谋报告道。

林修远点头:“很好。告诉密码破译组,我要在十分钟内知道内容。”

不到十分钟,破译结果出来了:“日军师团部命令第55联队死守待援,第114联队一个大队正在赶往太白家的路上。”

林修远立即将这一情报传给总司令部和李锦。

李锦接到情报后,微微一笑:“告诉楚南河,他的第七军可以活动了。命令第2装甲师一部拦截日军增援部队。”

他接着对陈瑜说:“让特种部队加强对增援路线上的破坏活动,我要这支援军到不了太白家。”

电子战部队不仅截获日军通讯,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子欺骗。

一名电子战军官建议:“司令,我们可以模仿日军电台信号,向第55联队发送假命令,制造混乱。”

林修远赞同:“好主意。立即准备,假称师团部命令他们向东南方向突围。”

很快,一条假命令被发送到日军第55联队指挥部。藤田大佐接到这条命令后,困惑不已:“师团部明明刚才还命令我们死守待援,怎么现在又要求突围?”

参谋提醒:“大佐阁下,这可能是支那军的诡计。我们的密码本可能已经泄露了。”

藤田犹豫不决:“但如果这是真的命令,不执行就是违抗军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