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封 早市砍价的默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爱里刻下年轮》最新章节。

“刚看了,咱们家冰箱调的温度太低,费电。”

你献宝似的把手册递过来,某一页画着歪歪扭扭的红线,“专家说调高一摄氏度,一个月能省五度电,够你买两串糖葫芦了。”

我笑着轻轻踹了你一脚:

“合着你研究这个,是为了给我的‘砍价事业’添砖加瓦?”

你挠挠头站起来,手背蹭到电表箱上的灰,在白T恤上印了一道黑印:

“不是,就是觉得……你为了省几块钱跟人磨嘴皮子,我也得干点啥才行。”

你说着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封面写着“省钱小妙招”。

第一页就记着“买菜下午七点去,菜贩急于收摊好砍价”,字迹歪歪扭扭,像刚学写字的小孩。

“这是……”我翻开第二页,看见“买水果先尝后买,甜了再砍价,老板不好意思不卖”,下面还画了一个咧嘴笑的小人物,旁边标着“女朋友专用”。

“昨天跟张大爷学的。”你指了指楼下遛弯的张大爷,“他说他跟大妈结婚四十年,菜钱都是这么省出来的,省下来的钱给大妈买了一个金镯子。”

你突然压低声音,“我也想给你攒个金镯子,不用太大,戴着好看就行。”

楼道灯忽明忽暗,照着你泛红的耳根。

我突然想起早上砍价时,你在巷口偷偷比的“六”和“十”,想起你把青瓷碗裹在软纸里的小心,原来那些你说不出口的在意,都藏在这些笨笨的细节里。

进了家门,你抢着洗那只带豁口的碗,泡沫沾了满手,还哼着跑调的歌——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尾音拐到天上去,把“歌声”唱成了“鸽声”。

我靠在厨房门框上笑得合不拢嘴:

“哈哈哈,你这是给鸽子唱的吧?人家月亮听了,都得绕着走。”

你举着沾着泡沫的碗转过身,水花溅在胸前的T恤上,像落了一串碎星星:

“这可是我妈教我的摇篮曲!当年哄我睡觉就靠它,你听——‘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是‘谷堆’不是‘土堆’!”我笑得直揉肚子,“你这跑调的本事,不去唱民谣可惜了。”

你把碗放进沥水架,突然凑近,热气混着泡沫的清香扑过来:

“那我唱给你听啊,就当哄你吃饭。‘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打住打住!”我捂住耳朵,却看见你眼底的光,比碗沿的豁口在灯光下闪的亮。

原来,有人愿意在洗碗时,把跑调的歌当成情话唱,连泡沫里都藏着过日子的甜。

我把康乃馨插进玻璃瓶,放在窗台,晚风拂过,花瓣轻轻晃,像在笑。

“对了,”你举着洗干净的碗跑过来,碗沿的豁口在灯光下亮晶晶的,“这周末,早市有卖新鲜核桃的,张大爷说能砍到十五块两斤,我定了闹钟,咱们一起去?”

“你不怕尴尬了?”

你把碗放进橱柜,特意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然后转过身,挺了挺胸脯:

“有你在,尴尬啥?再说了,省钱买金镯子,不丢人!”

我笑得直拍桌子,窗外的月亮爬上来,把你的影子投在墙上,又宽又暖,正好裹住我。

原来,日子就是这样啊,有人陪你砍价,有人为你记着省钱的招,有人把你的小习惯当成大事,那些磨磨蹭蹭的拉扯,吵吵闹闹的算计,到最后都成了裹在心口的糖,甜得踏实。

亲爱的,到时候的核桃,记得可得砍狠点——毕竟,你的金镯子,还差着好多串糖葫芦呢。

周末那天的闹钟还没响,你就已经揣着零钱袋站在门口了,运动鞋鞋带系得歪歪扭扭,显然是太急没系好。

我笑着弯腰帮你系,指尖触到你温热的脚踝,你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耳尖红得能滴出血来。

“早市人多,得赶在小贩刚出摊时去,那时候他们心气儿高,好砍价。”

你一本正经地念叨着张大爷教的“砍价秘诀”,活像一个刚入门的学徒,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先贬后夸,欲擒故纵”。

到了早市,晨雾还没散,吆喝声、自行车铃铛声混在一起,带着一股生猛的烟火气。

卖核桃的摊前围了不少人,摊主是个络腮胡大叔,正挥着铁钳砸核桃。

铁钳咬开核桃壳的脆响,“咔”地一声炸开,像谁在晨雾里捏碎了块冰。

那声脆裂裹着一点果仁的油香,从人群缝里钻出来,隔了三四个摊位都听得真真的——

连隔壁卖豆腐的阿姨都抬头笑:

“老李头,今天的核桃够硬气啊!”

摊主挥着铁钳又砸开一颗,壳裂的声响更脆,像把晨光都敲出了细碎的金渣。

你突然拽我胳膊,眼睛亮得像被那脆响惊起的雀儿:

“听这声儿就知道肉肯定饱满,跟上次你夸我代码写得利落时,一个动静!”

“这核桃咋卖?”我故意提高嗓门,眼睛瞟着筐里的核桃,假装漫不经心。

大叔头也没抬:“二十一斤,刚摘的新货,不还价!”

你在旁边悄悄拽我衣角,用一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用纸条第二条!”

我憋住笑,故意皱起眉:

“二十?你这核桃壳也太厚了,刚才看隔壁摊的壳薄肉满,才十八。”

大叔立刻直起腰:“我这是老树核桃,肉更饱满!十八就十八,要多少?”

“两斤。”我话音刚落,你突然插了一句:“大叔,三十两斤行不?我们是学生,没多少钱……”

说着还挤了挤眼睛,努力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

我愣了一下,这招“扮可怜”可是纸条上没写的。

大叔被你逗乐了,铁钳往筐边一磕:“行!看你这小家伙机灵,三十两斤,给你挑好的!”

称完核桃,你一路蹦蹦跳跳,手里的塑料袋哗啦作响。

“你看!比张大爷说的还便宜!”

你献宝似的把找零的钱递给我,硬币在你掌心亮晶晶的,“这省下来的钱,能买两串糖葫芦!”

正说着,迎面撞见了买菜的张阿姨。

她拎着个竹篮,看见我们手里的核桃,眼睛一亮:

“哟,这核桃看着不错,多少钱买的?”

“三十两斤!”你抢着回答,语气里满是得意。

张阿姨笑着拍了拍你的头:

“跟我小时候一个样,就爱跟人讨价还价。当年我为了省五分钱,能跟卖冰棍的念叨十分钟,最后把人家说动了,还多送了一根绿豆的。”

我心里一动,看向你。

你显然也是第一次听说,拉着我的胳膊追问:

“真的吗?您也会砍价?”

“可不是嘛,”张阿姨笑得眼角堆起皱纹,“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日子才能撑得下去。后来结婚了,第一次跟老伴去买彩电,愣是从三千砍到两千八,我公公当时就觉得,这姑娘能过日子。”

阳光渐渐驱散晨雾,照在你手里的核桃上,油光锃亮。

你突然停下脚步,把核桃塞给我,转身往回跑,边跑边喊:

“我去买糖葫芦!给你和张阿姨各带一串!”

看着你笨拙的背影,我突然懂了。

所谓砍价,哪里是为了省那几块钱?

不过是,有人愿意陪你认真对待每一分钱的意义;有人把你的生活智慧当成故事讲给下一代听;有人在烟火气里把“过日子”三个字,活成了最实在的浪漫。

张阿姨碰了碰我的胳膊,眼里带着笑意:

“这小伙子挺实在,能过日子,好好珍惜。”

我望着你跑远的方向,手里的核桃沉甸甸的,像揣了满兜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