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爵心剖白,真假难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最新章节。

她停顿片刻,一字一句:“我会亲手斩断你所有的退路,让你生不如死,永无翻身之日。”

百里爵重重叩首,额触地面,声音沉稳而坚定:“臣,领旨。”

殿内寂静无声,唯有铜漏滴答,光阴流转。

玉沁妜缓缓走回案前,伸手拾起那条玉带,指尖抚过嵌槽边缘,轻声道:“这信具,我会留着。不是信你,是给你一个机会。”

百里爵仍跪着,背脊挺直,呼吸平稳:“谢陛下赐机。”

她望着他,眸光微动:“起来吧。”

“是。”他缓缓起身,却未退下。

玉沁妜低头整理案上文书,语气淡淡:“明日辰时,我要看到西市接头之人的全部画像、身份来历,以及那三车‘善粮’的流向明细。”

“臣即刻去办。”

“还有一事。”她抬眼,“从今日起,你归入天机楼直辖,受我亲令调遣。不再隶属任何旧部。”

百里爵一怔,随即躬身:“臣,遵命。”

她挥了挥手:“去吧。”

他退至殿门,忽听她声音再次响起:“百里爵。”

“臣在。”

“那盏孤灯……”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唇角微扬,“还在亮着。你若累了,不妨多看几眼。”

他身形微微一滞,终究还是垂下眼帘,低声说道:“臣……记住了。”声音轻得仿佛落在尘埃里,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殿内寂静无声,唯有那一束原本松散垂落的流苏,在他迈过门槛的刹那,被不知从何处潜入的风轻轻一卷,倏然缠绕,竟又打成了一个死结,仿佛冥冥中某种无法解开的宿命,悄然系在了时光的缝隙之间。

玉沁妜站在原地,目光久久停驻在他离去的方向,仿佛连风都凝滞了。殿内烛火轻晃,映得她侧脸轮廓清冷如霜,衣袖微动,却始终未迈一步。

案上,那条青玉带静静躺着,带扣微张,露出内里一道极细的暗槽,在烛光下泛着幽微的光。她缓步走回御案前,指尖轻触冰凉的玉石,取来银镊,正欲探入查验——

忽而,殿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咳嗽,像是刻意压低了嗓音,又似忍耐着不适。

她的动作骤然一顿,眸光微敛。

紧接着,是小太监小心翼翼的声音,隔着门帘低低传来:“启禀陛下,东坊施粥棚今晨又收了一批新粮……共三车,皆是新米糙面,还掺了些豆类,估摸着够撑十日。”

玉沁妜没有应声,只是静静立着,银镊仍悬在半空。

小太监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送粮人换了马车……还是蒙着黑布,车夫也不认得面孔。不过……有人瞧见那马蹄印,与前几回的痕迹对得上。”

她缓缓放下镊子,指尖却不自觉地抚上手腕内侧,那里有一抹淡淡的暗红,像是被什么擦过留下的印记。

“仍是匿名?”她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冷意。

“回陛下,”小太监低头,“没人露脸,也没留名帖。只有一袋米底下压了张纸条,写着‘寒者有衣,饥者有食,天下方安’八字。”

玉沁妜眉梢微动,唇角竟浮起一丝极淡的笑,可那笑意未达眼底。

“他倒是会写好话。”她低声说,像是自语,又像是问人,“你说,一个藏头露尾的人,为何偏要一次次往宫外散财济民?是为了名声?还是……另有所图?”

小太监不敢接话,只垂首道:“奴才不知……但坊间已有传言,说这是‘隐世仁君’出手,专救黎民于水火。”

“仁君?”玉沁妜冷笑一声,指尖轻轻敲了敲案角,“若真有仁心,为何不敢光明正大走进这宫门?偏要借他人之手,行此迂回之事?”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那条玉带上,缓缓将它推远了些,推向烛光照不到的阴影边缘。

窗外,炊烟仍在升腾,一缕缕袅袅盘旋,缠绕着宫墙上方灰蓝的天空。远处市井喧嚣隐约可闻,孩童嬉闹、商贩吆喝,混着粥棚前人群的低语,仿佛整个京城都在这烟火气中缓缓呼吸。

玉沁妜的手指慢慢蜷起,将那点残留在皮肤上的红痕,紧紧攥进了掌心。

“传令下去,”她声音沉静下来,“东坊施粥棚,每日加派两名暗卫巡查,查每一辆车、每一个人。我要知道,那背后之人,究竟是谁。”

她抬眼望向窗外,目光深远,“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馈赠。越是不求回报,越要警惕。你可知,最可怕的不是明刀明枪,而是披着仁义外衣的步步逼近?”

小太监心头一凛,连忙低头:“奴才明白了。”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烛火噼啪轻响。

良久,玉沁妜才又开口,声音极轻,几乎融进风里:“他以为,用几车粮食,就能动摇这座宫城的根基……可他忘了,我坐在这里一日,这江山,便由我说了算。”

她缓缓松开手,掌心那道红痕已微微发烫。

“去吧。”她挥了挥手,“盯紧些。别让他……走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