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玄德闹,男将之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最新章节。

晨光如金线般穿过勤政殿雕花的窗棂,在青玉地砖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一缕微光恰好落在玉沁妜的手背上,那是一只白皙却骨节分明的手,指尖微微泛着冷意。她正将一封边关急报轻轻搁在案头,动作轻缓得仿佛怕惊扰了纸上的字迹,可那指尖抚过纸面的一瞬,却带着一种沉静而不可违逆的力量,像是山雨欲来前压低云层的风。

昨夜烛火摇曳中烧尽的那页军令簿残片,早已化作灰烬随风散去。可她知道,火能焚物,却焚不尽人心深处潜藏的猜忌与窥探。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依旧在盯着她的一举一动,等着她露出破绽。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已如寒潭深水,波澜不惊,却暗流汹涌。

她抬眼望向殿外,清晨的宫道上,百官陆续而来,脚步声由远及近,整齐中透着一丝压抑的紧张。朝会尚未开始,可空气中已然弥漫开一股无形的压力,像是一张悄然织就的网,正缓缓收紧。文武分列两侧,冠带齐整,仪态端庄,可她看得出,有些人目光低垂,不敢直视御座;有些人则频频交换眼神,眉宇间藏着难以掩饰的躁动。

王玄德走在最前,紫袍玉带,步履沉稳,衣袖翻动间透出不容小觑的威势。他神情肃穆,唇角紧抿,仿佛一心为国操劳的忠臣典范。可玉沁妜太了解他了——那双看似恭敬的眼底,藏着算计、野心,还有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得意。她在心里冷笑,原来他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今日发难。可他又怎知,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她的目光微微偏移,落在殿侧的凌霄身上。他一身玄色官服,立于群臣之后,不动声色,宛如一柄藏于鞘中的利剑。两人视线短暂相接,他极轻地点了点头,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在说:“一切如计。”她心头微动,那一瞬间竟生出几分难得的安心。这宫中步步杀机,唯有他还肯与她并肩而立,哪怕只是无声的一眼,也足以让她卸下片刻防备。

她悄然收回视线,袖中的手指却轻轻摩挲着一枚锦囊,那里面静静躺着一份“密信草稿”的抄本——字字句句皆是她亲手誊录,未曾在任何人面前公开。这是她手中最锋利的一枚棋子,也是她留给王玄德的最后一道陷阱。她知道,他今日必会上奏,必会借边关战事发难,必会试图动摇她的权威。可她更清楚,当他开口的那一刻,便是他落网之时。

钟声悠悠响起,三声过后,响彻大殿。群臣齐刷刷跪拜下去,动作整齐划一,声音洪亮而庄重:“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一声声叩拜回荡在殿中,仿佛天地也为之震动。玉沁妜端坐于御座之上,指尖仍贴着锦囊边缘,掌心微温,心却冷静如冰。她缓缓扫视下方众人,目光如刃,一一掠过每一张或诚恳、或虚伪、或忐忑、或笃定的脸庞。这些人中,有忠有奸,有明附暗叛,有骑墙观望。而她,必须在这千丝万缕的权谋之中,守住这江山社稷,守住她用十年光阴换来的半寸清明。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嗓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平静得如同春日湖面不起波澜:“众卿平身。”

众人缓缓起身,依品级依次站定,殿内一时鸦雀无声,唯有宫灯轻晃的微响在梁间回荡。她端坐龙椅之上,指尖轻轻搭在扶手上,目光沉静如水,正欲开口议事,忽然间,王玄德自列中稳步而出,衣袖拂动,带起一阵肃然之气。

他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语气却如寒潭落石,沉稳而冷峻:“启禀陛下,近日边关动荡不安,粮草被调换、军报迟滞、细作潜伏于营中,种种乱象,皆因军权旁落所致。”他顿了顿,抬眼直视御座之上那道清冷身影,声音陡然加重,“女子掌兵,非祖制所许,亦非战阵之宜。古来征战,莫不由男将统帅,方能镇四方、御外侮。今若再任女将主理边军,恐将士离心,士气涣散,国基动摇,实乃社稷之忧。”

话音落下,余音未散,殿内已悄然凝滞。许多大臣低眉垂首,似在思索其言,又似不敢直面这场风暴。王玄德却不急于退下,目光缓缓扫过几位年高德劭的老臣——太子太傅李崇文、礼部尚书赵元朗、户部侍郎周景和,眼神里藏着难以察觉的暗示。

片刻沉默后,李崇文轻咳一声,拄着象牙拐杖缓步出列,白须微颤,声如洪钟:“太子太师所言极是!老臣虽不涉军务,却也深知,女子生性柔弱,心思细腻有余,果决不足,难当三军统帅之重责。战场无情,刀剑无眼,岂容犹豫迟疑?一旦临敌,稍有差池,便是万骨枯山!此等重托,断不可付于妇人之手!”

他说得慷慨激昂,眼中竟泛起几分悲悯之色,仿佛不是在反对一位将领,而是在挽救整个王朝的命运。

紧接着,赵元朗也踏前一步,双手捧笏,神情凛然:“陛下明鉴,我朝立国百年,历代皆以武勋男儿执掌兵符,从未有女子提兵百万、号令诸将之先例。此举若开,恐天下哗然,诸侯侧目,以为朝廷纲纪紊乱,礼法崩坏。为安军心、稳民心,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改由忠勇可托、资历深厚之男将接管边军,以正视听!”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敲击在每个人心头。

周景和紧随其后,虽未高声疾呼,语气却更为阴沉:“祖宗之法不可违,阴阳有序,男女有别。女主内,男主外,乃天地之常理。今若使女子居帅位,统领雄师,不仅悖逆礼制,更易令将士心生轻慢。试问,当千军万马之前,一个男人能否真心听令于一名女子麾下?若心不服,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战必败。届时边关失守,百姓流离,谁来承担这亡国之祸?”

一语既出,满殿皆惊。有人微微点头,似觉其言在理;有人眉头紧锁,心中挣扎;更有几人交换眼神,显是早有默契,只待今日发难。

议论之声渐渐四起,如同春雷滚过天际,由远及近,层层叠叠地涌来。有人低声附和:“的确不合礼法……”也有人咬牙暗叹:“可她打得胜仗,救过三州百姓啊……”还有人冷笑不语,袖中手指轻轻叩击掌心,仿佛早已预料今日局面。

角落里的年轻御史林修远攥紧了袖中的奏本,指节发白。他心中翻江倒海:这些人说得冠冕堂皇,实则不过畏惧一个女子手中握有的权力罢了。可他们不说功绩,只谈性别;不讲实效,空谈礼法。难道忠诚与才能,竟抵不过一句“妇人不得干政”?

他想上前反驳,可脚步刚动,便觉背后一道目光射来——是王玄德。那眼神冰冷如霜,带着警告之意。他僵住身形,喉头一紧,终究没有迈出那一步。

殿上,她依旧端坐不动,面容平静得近乎冷漠。唯有熟悉她的人才知道,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正燃着一团压抑已久的火焰。她的手指缓缓收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疼痛让她保持清醒。

她听见那些话语,一句句如针扎进耳中。“柔弱”“妇人”“祖制”“礼法”……这些词像枷锁,一层层缠绕上来,试图将她牢牢钉死在“女子不得为将”的宿命里。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如刃,冷冷掠过殿中一张张或义正辞严、或心怀叵测的脸庞。

但她没有立刻发作。她知道,此刻的沉默,比怒喝更有力量。

风从殿外吹入,卷动帘幕,猎猎作响,仿佛战鼓将起。一场不见血的厮杀,已在朝堂之上悄然展开。

她只是静静听着,目光从一张张脸上掠过,像是在数清每一道裂痕。直到喧哗渐盛,她才缓缓起身,动作不疾不徐,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尔等可知,昨夜天机楼所获何物?”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大殿之内寂静无声,空旷的殿堂中回荡着方才话语的余韵,却无人出声应答。梁间尘埃在斜照进来的微光中缓缓浮动,仿佛连时间也在此刻凝滞。四周帷幔低垂,光影斑驳,唯有风过檐角时带来一丝轻响。众人或低头不语,或神色踌躇,似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却又终究化作沉默。这满殿的寂寥,如同深潭般幽静而沉重,将所有思绪都悄然吞没。

她抬手示意。凌霄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份折好的纸页,呈至丹墀之下。

“这是什么?”有老臣忍不住问。

玉沁妜看着王玄德,唇角微扬:“一份尚未送出的密信草稿。墨迹未干,字迹熟悉——写给北境副将的亲笔信,内容是‘若事成,愿迎立贤公子持节北境’。你说巧不巧,这笔锋转折,与你平日奏折上的字,几乎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