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声声不息·代际桥梁(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最新章节。
导播室里,洪涛紧盯着收视曲线——那条代表陈楚和杨老的深蓝色曲线,在开嗓瞬间便如同觉醒的巨龙,以摧枯拉朽之势碾过之前所有表演创下的峰值!数据监控发出刺耳的过载警报!
“快!给特写!杨老的手!陈楚的眼神!冰屏!切山峦实景!”洪涛激动地对着耳麦嘶吼,早已将最初那点算计抛到九霄云外。
就在歌曲即将推向最高潮,杨老一段需要极强气息支撑的华彩笛韵即将喷薄而出时——
“滋啦!砰!”
舞台上方两盏关键的侧灯猛地爆出火花,骤然熄灭!紧接着,吉他拾音器和羌笛话筒的信号同时被强烈的干扰噪音切断!伴奏和收音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的空白!
“操!技术事故!”导播室炸开锅。
“备用!切备用麦!”洪涛目眦欲裂。
“备用系统……被锁死了!有病毒!”技术总监面无人色。
台下一片哗然!星耀资本代表在VIP包厢里,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勾起。毁了!看你们拿什么“代际破壁”!
舞台上,灯光缺失了大半,仅剩的顶光将两人笼罩在更显孤绝的光圈里。刺耳的电流噪音余韵还在空气中嘶鸣。杨老握着羌笛的手猛地一颤,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惶,气息眼看就要中断!
就在这万籁俱寂、恶意即将得逞的瞬间——
陈楚动了。
他没有惊慌,甚至没有去看故障的灯光和音响。他一步跨前,与杨老并肩而立,左手极其自然地、沉稳地扶住了杨老微微颤抖的肘弯。一股温热而坚定的力量透过掌心传递过去。同时,他侧过身,将手中的木吉他微微扬起,对着杨老手中的羌笛话筒,用尽胸腔的力量,发出了一声悠长、沉厚、如同大地深吟的无词哼鸣:
“嗬——哎——!”
这纯粹的人声,如同远古的号子,瞬间稳住了杨老即将溃散的气息!老人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而坚定,那是数十年与黄天厚土搏斗磨砺出的本能!他借势深吸一口气,干瘪的胸膛高高鼓起,将全身的生命力灌注于唇齿之间!
“呜——嗡——!!!”
那被强行中断的华彩笛韵,以比之前更磅礴、更悲怆、更不屈的姿态,轰然炸响!苍凉的笛声混合着陈楚大地般浑厚的人声吟啸,如同被压抑千年的地火终于冲破岩层,化作一道撕裂黑暗、贯穿古今的声浪洪流,狠狠撞向演播厅的穹顶,撞进每一个听众的灵魂深处!
冰屏上,原本模糊的山脉投影被这纯粹的声音能量“激活”,骤然变得无比清晰——那是陈楚采风时拍摄的、真实而苍莽的陇南山脊!嶙峋的巨石、盘旋的苍鹰、深不见底的沟壑……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重量!
没有电子音的修饰,没有混响的烘托。只有最原始的人声,最古老的羌笛,在故障的黑暗与噪音中,爆发出最震撼心灵的力量!
笛声与人声的最后一个长音,在绝对的寂静中缓缓消散。
几秒钟后。
“啪…啪…啪…” 评委席上,那位以严苛着称的国宝级歌唱家缓缓站起身,用力鼓着掌,老泪纵横。紧接着,第二个,第十个,一百个……全场观众如同从一场震撼的梦境中苏醒,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掌声、呐喊和无法抑制的哽咽!许多人用力挥舞着手臂,泪水模糊了视线。那是一种被血脉根源击中的悸动,一种跨越年龄、地域、文化隔阂的灵魂共鸣!
导播室里,洪涛看着屏幕上那条彻底爆表、将其他所有数据碾成尘埃的深蓝曲线,看着满屏“泪目”、“灵魂暴击”、“跪着听完”的实时弹幕,喃喃自语:“代际破壁……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破壁……”
直播结束不到一小时,#陈楚杨青山 羌笛谣#、#真正的代际破壁#、#听哭了# 等词条血洗热搜榜首。一段由现场观众用手机拍摄的、画质粗糙却饱含力量的“清唱救场”片段病毒式传播,播放量破亿。
次日清晨,陈楚工作室收到一份加急文件——央视《国家宝藏》栏目与文旅部非遗司联合发来的邀请函:
“陈楚先生、杨青山先生台鉴:昨夜《声生不息》舞台,一曲《羌笛谣》,乃真正的‘声声不息’,令吾辈见证文化传承之伟力。诚邀二位担任‘中华非遗守护大使’,并于下月国宝音乐会中,再奏天籁!此致,敬礼!”
随函附上的,还有一份红头文件扫描件——《羌笛谣》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曲目保护名录”。
陈楚站在楚门音乐崭新的落地窗前,晨曦为城市镀上金边。他翻出手机,点开置顶的联系人,输入一行字:
“洪导,下一轮《声生不息》,我想带杨老去深圳白石洲旧址,唱一首新歌——《根脉》。”
屏幕暗下,倒映着他平静深邃的眼眸。窗外的城市正在苏醒,而一场席卷乐坛、扎根泥土的文化风暴,已悄然掀起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