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活着的招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他负责的“声音日记模块”一直不温不火,用户反馈声音太“干净”,缺少生活气息。
老李的招牌事件给了他灵感。
新版本里,他增加了一个“环境音标记”功能。
系统在录制人声时,不再粗暴地进行降噪处理,而是智能识别背景里的鸡鸣、狗吠、风声、雨声,甚至邻居家的炒菜声,并将其作为“环境标签”保留下来。
新版本的更新说明只有一句话:“干净的声音属于录音棚,真实的声音长在泥里。”
功能上线第三天,一条声音日记引爆了全网。
一位失聪多年的母亲,用颤抖的手录下了她五岁的儿子第一次开口含糊地喊出“阿妈”的瞬间。
系统在生成文字时,精准地捕捉到了录音时窗外巨大的雷声和暴雨拍打窗户的声音,自动生成了一行文字标记:“那天雨很大,但我听见了。”这个视频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后来有记者采访这位母亲,她说:“我不是为了感动谁,我只是怕,怕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一刻的声音,到底有多响。”
初秋,集团创始人沈昭岐结束了在国外的技术交流,回国的第一站,就去了滇东那个小镇。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像个普通游客一样,站在李家果铺的对面。
一群背着画板的孩子正围着那块歪匾,用稚嫩的笔触临摹着上面的字。
他走过去,蹲在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身边,温和地问:“小朋友,为什么喜欢这个字呀?”
小女孩指着招牌上那个少了一撇的“品”字,认真地说:“它掉了一块,就像我之前折断了翅膀又用胶水粘好的风筝。妈妈说,只要还能飞,就还是好风筝。”
沈昭岐的眼神一瞬间变得无比柔软。
他点了点头,从随身的行李里,竟真的取出一支笔杆开裂、笔锋 почти秃了的毛笔。
他向老李要来另一块废木板,手腕一沉,在上面写下了一个巨大的“信”字。
他故意将“言”字旁写得向左倾斜,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倒塌,但右边的“人”字却一撇一捺都稳如泰山,死死地将它撑住。
他把木板递给目瞪口呆的老李,说:“老哥,挂上去。比起修得平平整整,这股劲儿,更有力。”
当天夜里,镇上起了风。
那块写着“信”字的木板就挂在歪匾的旁边,两块粗糙的招牌在风中轻轻相撞,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像是一场迟钝而坚定的对话。
季度品牌战略会议上,秦知语站在巨大的屏幕前。
屏幕上,正轮播着全国各地形态各异的“昭品”标识——有在火灾中烧焦了边缘的布幡,有牧民刻在自家牧场石墩上的名字,甚至还有西南山区用一串串风干辣椒拼出来的字样。
这些都是被过去的品牌标准部判定为“不合格”的案例。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所有人都等着这位以铁腕着称的CEO下达整改通知。
然而,秦知语却突然按下了遥控器,关闭了精美的PPT。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画质粗糙的监控录像。
深夜,微弱的灯光下,店主老李独自一人,颤颤巍巍地爬上那把旧木梯,小心翼翼地检查、加固着那块歪匾,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着什么。
通过唇语分析,技术人员还原了他的话:“歪是歪,可千万不能再掉了……这可是俺孙儿写的……”
录像播放完毕,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秦知语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从今天起,昭品废除‘标准化门店手册’。以后,别再叫‘标准门店’了,改叫‘活着的招牌’。”
散会后,她回到办公室,手机上收到一条没有号码来源的短信,只有一句话:“有些歪,是为了能更稳地站着。”
她望向窗外,那棵栽种多年的枇杷树,枝叶在暮色中摇曳,仿佛也在无声地点头。
一场席卷全国的变革,似乎已成定局。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关于“真实”的狂欢,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着初冬的寒意悄然降临,一张覆盖范围更广、牵扯利益更深的大网,正在无声地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