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抱得佳人归;劝说父亲起兵(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这话一出,屋内的喧闹瞬间平息。沈伯山眼神一凝,抬手示意苏氏和沈薇、沈玥稍作回避:“你们先去后堂,我和砚儿谈谈。”

苏氏虽担忧,却也知事态严重,拉着依依不舍的沈玥和沈薇退了出去。

待屋内只剩父子二人,沈伯山率先开口:“说吧,镇南关那边出了什么事?”

“镇南关丢了。”沈砚沉声道,“萧焕率领七十万岭南军强攻,守将赵岳战死沙场,如今镇南关已被岭南军彻底掌控。”

沈伯山猛地攥紧扶手,脸色瞬间凝重:“什么?赵岳身经百战,竟会败得如此之快?”

“萧焕用人命堆出来的胜利,赵将军兵少粮绝,拼死抵抗到最后一刻。”沈砚简洁说明战况,话锋一转,“爹,四藩叛乱已不是空谈,萧焕占了镇南关,下一步必挥师北上,靖安郡地处咽喉要道,迟早会被波及。”

他上前一步,眼神坚定:“如今朝廷兵力分散,根本无力兼顾四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建议,即刻起兵!”

“起兵?”沈伯山眉头紧锁,语气带着顾虑,“靖安郡虽有兵力,却不足以与七十万岭南军抗衡,贸然起兵,只会引火烧身。”

“爹,我不是让你立刻与萧焕正面抗衡。”沈砚连忙解释,“我们可以先整合靖安郡及周边势力,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我此次从岭南军那里赚了巨额银两,足够支撑初期扩军;再联合一些不满四藩叛乱的地方势力,形成掎角之势,待时机成熟,再图后续。”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萧焕虽放了我,却也暴露了四藩联盟的裂痕——他们各怀鬼胎,并非铁板一块。我们起兵,既能自保,也能抢占先机,不至于等萧焕站稳脚跟,再任人宰割。”

沈伯山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目光深邃地看着儿子。他没想到,短短数月,沈砚竟变得如此有主见,分析局势条理清晰,甚至已有了完整的规划。

沈砚看着父亲的犹豫,又添了一句:“此次能安全归来,多亏了青云郡的张清鸢姑娘相助。她手下有一支精锐死士,青云郡地势险要,若能与她联手,我们的实力又能再添一分。”

提到张清鸢,沈伯山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沉声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三思。你一路劳累,先去歇息,明日我们再召集幕僚商议。”

沈砚知道父亲需要时间权衡,点头应道:“好。但爹,时间不等人,萧焕不会给我们太多准备的机会。”

说完,他转身退出正厅,刚走到廊下,就看到沈薇和沈玥正躲在柱子后偷偷张望,张清鸢则站在不远处的庭院里,和几名死士低声交谈,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清冷的轮廓。

沈砚笑了笑,迈步朝她走去——劝说父亲起兵是大事,容不得半分马虎,必须稳妥筹划。至于张清鸢眼底那抹藏不住的失落,还有她没说出口的心里话,他心里早有打算,自然要拜托母亲和姐姐多费心打探,毕竟女儿家的心思,还是女眷们更懂如何拿捏。

沈砚走到张清鸢面前时,她正低声叮嘱死士们注意休整纪律,玄色劲装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听到脚步声,她转头看来,眼底的清冷瞬间褪去几分,多了些不易察觉的柔和:“沈砚,和靖安王谈完了?”

“嗯,先让父亲消化一下消息。”沈砚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她身边的死士,“你带来的弟兄们都安置好了吗?别院的吃食和热水应该都备齐了。”

“多谢你费心,都安置妥当了。”张清鸢颔首,语气客气却难掩疏离——毕竟身处王府,又是孤男寡女,她总得保持些分寸。

两人正说着,苏氏带着沈薇从后堂走了出来,老远就笑着招手:“张姑娘,快过来坐!一路护送砚儿,辛苦你了!”

苏氏的热情让张清鸢有些拘谨,连忙上前见礼:“夫人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

“什么分内分外的,你救了砚儿,就是我们靖安王府的恩人!”苏氏拉着她的手,眼神里满是喜爱,细细打量着她,“瞧这模样,又英气又端庄,难怪能统领那么多精锐死士,真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张清鸢被夸得脸颊发烫,手足无措地看向沈砚,却见他正站在一旁偷笑,气得狠狠瞪了他一眼。沈薇连忙上前解围,笑着说:“娘,张姑娘一路劳累,咱们先让她坐下歇歇,我让人炖了参汤,正好给她补补身子。”

“对对对,快坐下!”苏氏拉着张清鸢坐到庭院的石桌旁,沈薇顺势坐在她身边,姐妹俩一唱一和地问起沿途的情况,话语里满是关心,丝毫没有架子。

沈砚站在一旁看着,嘴角噙着笑意——母亲和姐姐果然懂他的心思,这般热情周到,既能让张清鸢放下戒备,也能趁机打探她的心意。

这时,管家匆匆走来,对沈砚躬身道:“世子,王爷让您过去一趟,说有几位幕僚连夜过来了,想先听听您对镇南关战况的详细说法。”

“知道了。”沈砚点头,转头对张清鸢说:“你先和我娘、姐姐聊着,我去去就回。”

张清鸢抬眸看他,轻轻“嗯”了一声,眼神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叮嘱:“小心些。”

沈砚心中一暖,笑着应道:“放心。”

转身走向正厅时,他听到身后苏氏正拉着张清鸢的手说:“张姑娘,你在青云郡一个人撑着不容易,以后靖安王府就是你的家,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正厅内,几位身着儒衫的幕僚已围坐成圈,案上摊着靖安郡及周边的舆图。沈伯山见沈砚进来,抬手示意:“坐吧,说说你在镇南关的所见所闻,还有你那起兵的具体章程。”

沈砚走到舆图前,指尖落在镇南关的位置:“萧焕七十万大军虽占了镇南关,却也折损惨重,短期内无力北上,这是我们的缓冲期。”他顿了顿,继续道,“我此次从岭南军处赚得两万三千两白银,全可作为招兵买马的启动资金;青云郡张清鸢手下有三千精锐,且地势险要,若能与之结盟,可成为靖安郡的西南屏障。”

“两万三千两?”一名白发幕僚挑眉,“世子莫不是夸大其词?岭南军怎会给你如此多银子?”

沈砚笑了笑,抬手对着虚空一拂,几锭沉甸甸的银锭瞬间落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并非他们赠予,是我卖吃食所得——泡面、面包、压缩饼干,这些岭南军没有的东西,正好解了他们缺粮的燃眉之急,银子自然源源不断。”

幕僚们看着凭空出现的银锭,无不惊愕——他们早听闻世子偶有奇遇,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

沈伯山眼底闪过一丝赞许,示意他继续。

“后续计划分三步:第一步,半月内扩招两万士兵,由李奎统领训练;第二步,派人与张清鸢商议结盟,互通粮草物资;第三步,整合靖安郡周边三县的乡勇势力,囤积三个月的粮草。”沈砚的指尖在舆图上划过,条理清晰,“待萧焕与其他藩王产生嫌隙,我们再趁机拿下临近的渡口,掌控水路运输,届时进可攻退可守。”

几位幕僚低声商议片刻,先前质疑的白发幕僚率先点头:“世子所言有理,萧焕虽强,却树敌众多,我们趁势壮大,确实是自保良策。”其余人也纷纷附和,认可了他的计划。

沈伯山沉吟半晌,终于拍板:“好!就按你说的办!明日起,由你全权负责招兵买马事宜,幕僚们全力配合!”

“谢父亲!”沈砚心中一喜,起身拱手。

离开正厅时,夜色已深。庭院里,石桌旁的烛火还亮着,苏氏和沈薇正陪着张清鸢说话,笑声断断续续传来。

沈砚放轻脚步走近,恰好听到苏氏笑着问:“张姑娘,你觉得我们家砚儿怎么样?虽说性子跳脱了些,但心眼实,对你也上心,一路多亏你护着他。”

张清鸢手里攥着一方手帕,指尖都泛了白,脸颊红得像熟透的樱桃,低头嗫嚅道:“沈砚他……很厉害,有勇有谋,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这话一出,沈薇立刻笑着打趣:“哟,张姑娘这是夸我弟呢?我看你们俩一路出生入死,倒是挺般配的!”

张清鸢被说得更窘迫了,抬手假意整理鬓发,避开两人的目光,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来。

沈砚站在廊下,听着她的话,嘴角的笑意止不住地蔓延。他轻咳一声,迈步走过去:“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三人闻声转头,张清鸢像受惊的小鹿似的抬起头,眼神慌乱地看了他一眼,又飞快地低下头。苏氏和沈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没什么,正说让张姑娘在王府多住几日呢!”苏氏笑着起身,“天色不早了,我让下人送你回别院歇息,明日再好好逛逛靖安郡。”

“多谢夫人。”张清鸢连忙起身行礼,趁机逃离了这让她心慌的氛围。

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沈薇拍了拍沈砚的肩膀,笑着打趣:“弟弟,加油!娘和我都看好你!”

沈砚笑着点头,目光追随着张清鸢的身影,眼底满是势在必得的温柔——起兵的事已有了着落,而他的佳人,也近在咫尺了。

沈薇拍了拍沈砚的肩膀,眉眼弯成月牙,打趣道:“弟弟,瞧你那眼神,都快黏在张姑娘身上了!放心,看她刚才害羞的模样,娘和我都帮你盯着呢,保准把这门好亲事给你促成!”

沈砚被说得耳根微红,却也不掩饰,笑着挠了挠头:“姐,还是你懂我。”

苏氏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行了,别贫了,明日还要忙招兵的事,早点歇息。张姑娘那边,我和你姐会帮你好好铺垫。”

第二天一早,靖安郡的校场上便热闹起来。沈砚身着银甲,站在高台上,看着陆续赶来报名的青壮,眼神锐利。李奎手持长鞭,在台下维持秩序,高声喊道:“排好队!一个个来!身家清白、年满十六的都可报名,只要肯出力,军饷翻倍!”

消息早已传遍靖安郡,沈砚从岭南军赚来的银子,足够支撑丰厚的军饷,再加上镇南关失陷的消息让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都想加入军队保家卫国,报名的队伍排得像长龙。

沈砚正清点人数,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转头一看,张清鸢身着玄色劲装,正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名死士。

“你怎么来了?”沈砚笑着走下台,“今日不用让弟兄们休整吗?”

“闲来无事,过来看看你的招兵情况。”张清鸢的目光扫过校场上的青壮,眼神里带着赞许,“没想到这么多人报名,看来靖安郡的百姓都很齐心。”

“毕竟没人想让岭南军打到家门口。”沈砚递给她一把长枪,“要不要露一手,给新兵们鼓鼓劲?”

张清鸢挑眉,接过长枪,手腕一转,枪尖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带起一阵风。她纵身跃起,长枪在手中舞得密不透风,枪影重重,引得台下新兵们阵阵喝彩。

落地时,她稳稳收枪,脸上不见丝毫气喘,看向沈砚时,眼底带着一丝得意:“怎么样?”

“厉害!”沈砚真心夸赞,“有你这身手,以后训练新兵,还能请你多指点指点。”

“没问题。”张清鸢爽快应下,随即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不过我只能待几日,青云郡那边还需要我回去坐镇。”

沈砚心里一动,趁机说道:“不如你把青云郡的精锐也调来靖安郡?我们刚结盟,正好一起训练,也好互相照应。”

张清鸢犹豫了一下——青云郡是她的根基,贸然调兵确实有些不妥。

看出她的顾虑,沈砚又说:“放心,我会派人驻守青云郡,保证你的地盘安全。而且,两军合并训练,战斗力提升得更快,以后对抗萧焕,也多一分胜算。”

这时,沈薇带着几名侍女,提着食盒走来,笑着打断两人:“聊什么呢?正好到饭点了,我让厨房做了些点心,过来给你们送点吃的。”

她把食盒递给张清鸢,眼神示意沈砚趁热打铁。沈砚会意,接着说道:“你考虑考虑,就算不调兵,也多在靖安郡住几日,帮我把新兵的基础训练抓起来,如何?”

张清鸢看着他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身旁笑意盈盈的沈薇,终是点了点头:“好,我再住五日,帮你训练新兵。”

沈砚心中一喜,眼底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沈薇站在一旁,看着两人默契的模样,悄悄比了个“胜利”的手势——这门亲事,稳了!

校场上的喝彩声、训练声交织在一起,靖安郡的起兵筹备如火如荼,而沈砚的“抱得佳人归”计划,也在一步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