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岳鹏康复;众人齐聚 吃火锅(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衍启元》最新章节。

午饭后的中军帐,阳光褪去了晌午的炽烈,变得柔和温润,透过帐帘的缝隙,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岳鹏靠在床头,身上盖着薄被,一碗手擀面已见了底,碗还放在手边的小几上,余温未散,鼻尖似乎还萦绕着淡淡的麦香。

他闭着眼,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王斩棘的话,回放着那碗面的滋味,还有沈砚光着脚救他、挽着袖子擀面的画面,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沉甸甸的,又暖融融的,说不出的复杂。

帐帘被轻轻掀开,脚步声轻缓,没有半点惊扰之意。岳鹏睁开眼,就见沈砚走了进来,身上依旧是那件玄色常服,袖口整齐,额角似乎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薄汗,想来是刚处理完军务。

沈砚手里拿着个白色的小瓶,瓶身简洁光滑,是岳鹏从未见过的样式,不似陶土,也不似玉石,透着一股新奇。他走到床榻边,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将小瓶轻轻放在小几上,语气平和得像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这是能帮你补元气、好得更快的药,每日早晚各吃一粒,用温水送服就行。”

岳鹏的目光落在那个白色小瓶上,瞳孔微微收缩。他活了这么大,见过的药不是汤药就是丸剂,装在陶罐或纸包里,这般干净利落的瓶子,这般奇特的形态,他闻所未闻。可他更在意的,是沈砚的态度——没有邀功,没有提及昨夜的舍身相救,没有提方才的亲手擀面,甚至没有半句劝他归顺的话,只淡淡嘱咐他吃药,仿佛这些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世子……”岳鹏张了张嘴,声音有些干涩。

沈砚抬眼看他,眼神清澈坦荡,没有丝毫算计,只带着简单的关心:“身子是根本,先养好再说。军中诸事不忙,你不必挂心。”说完,他便要转身离开,没有多做停留,也没有多余的言语。

就是这份“理所当然”,彻底击垮了岳鹏心里最后的防线。

他看着沈砚转身的背影,那背影挺拔却不孤傲,带着一种润物无声的温和。忽然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愧疚,有动容,有自惭形秽,还有一种被人捧在手心里珍视的酸涩,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伪装。

“沈砚!”

岳鹏猛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甚至忘了称呼“世子”。

沈砚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疑惑:“怎么了?”

就在这一瞬间,岳鹏的眼眶倏地红了。他这一生,征战沙场,刀光剑影里闯过来,流血不流泪,从未在人前示弱过半分。可此刻,面对沈砚平静无波的目光,他却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滚落,砸在衣襟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胸口剧烈起伏着,声音哽咽,带着压抑许久的质问,也带着浓浓的自愧:“你告诉我!我岳鹏何德何能,让你这般待我?!”

“我尚未归顺,对你处处戒备,甚至直言要走,对你满是不敬!”他的声音越来越高,眼泪掉得更凶,“你是靖安王世子,手握十一万大军,身份尊贵,可你为了我,光着脚在寒夜里冲出来,亲自给我打针擦身,守我一夜,冻得自己脊柱僵硬!”

“十一万人的午饭你早已备好,却偏偏抽时间,在众目睽睽之下给我亲手做一碗手擀面!现在,又给我送来这从未见过的药,只盼着我好得快些!”他的肩膀微微颤抖,语气里满是不解和自我谴责,“我岳鹏不过是个草莽将领,何德何能,让你放下身段,这般真心相待?!”

“你图什么?!”他猛地抬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沈砚,眼神里满是痛苦的疑惑,“图我归顺?可你从未逼过我半句!图我能带兵打仗?可天下猛将并非只有我岳鹏一人!你告诉我,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这些话憋在他心里太久了,从昨夜听闻沈砚救他的细节,到方才吃下那碗手擀面,再到此刻沈砚送来新药,所有的情绪积压在一起,终于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想不通,也想不透,为何有人能不计回报、不顾身份,这般真诚地对待一个“外人”。

沈砚站在原地,看着泪流满面、情绪激动的岳鹏,没有立刻说话。他静静地看着,眼神里没有丝毫不耐烦,只有理解和温和。等岳鹏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没有为什么。”

“你是难得的猛将,更是心怀天下、不肯屈从暴政的忠义之人,这就够了。”他看着岳鹏,目光坦荡而真诚,“我沈砚求贤若渴,更敬重忠义之士。你我虽立场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初心——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我待你好,不是图你归顺,不是图你能打仗,只是因为,你值得。”

简单的一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涌入岳鹏的心里。他怔怔地看着沈砚,眼泪还在往下掉,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质问的话。

值得……

原来,他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真心,只是因为“值得”二字。

对比自己之前的固执和戒备,对比自己那可笑的“傲骨”,岳鹏只觉得自愧不如,羞愧得无地自容。他猛地低下头,双手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压抑的哭声从指缝间溢出,不再是方才的质问,而是全然的动容与愧疚。

沈砚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给了他发泄情绪的空间。帐内的阳光依旧柔和,白色小瓶在光斑里静静躺着,像一份沉甸甸的真心,无声地诉说着所有。

许久,岳鹏才渐渐止住哭声。他放下手,脸上还挂着泪痕,眼眶红肿,却眼神清明,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沈砚,缓缓地、郑重地,磕了一个头:“世子之恩,岳鹏没齿难忘!从今往后,岳鹏愿率麾下弟兄,归顺世子,追随世子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中军帐内,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也带着全然的信服与忠诚。

“好!”

沈砚的声音陡然拔高,洪亮而铿锵,带着压抑许久的狂喜与发自肺腑的畅快,像一道惊雷,在中军帐内炸开,震得帐帘都轻轻晃动了一下。

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动,快步上前,双手稳稳扶起还跪在地上的岳鹏。指尖触及岳鹏的臂膀,能感受到他身上尚未完全恢复的虚软,却更能感受到那份跪地立誓的坚定。沈砚的眼神亮得惊人,眼底翻涌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却又带着十足的郑重:“岳将军肯屈身相从,是我靖安军之幸,更是天下百姓之幸!”

岳鹏站起身,眼眶依旧泛红,脸上还留着未干的泪痕,却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如铁。他对着沈砚拱手,声音掷地有声:“世子以诚待我,岳鹏必以死相报!”

而这一切,都透过半掩的帐帘,清晰地传到了营帐外。

帐外的空地上,众武将早已按捺不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旁,心里都揣着同样的期盼。周霆捋着花白的胡须,目光落在帐帘上,神色沉稳却难掩期待;周虎、周豹、周雄并肩而立,眼神里满是焦灼;周凌云、周凌峰两个年轻人更是踮着脚尖,恨不得能看穿帐壁。

岳鹏的七个兄弟站得最近,王斩棘攥着拳头,手心都沁出了汗;张怀瑾紧锁的眉头就没松开过,一直盯着帐帘的方向;刘镇川来回踱着步,嘴里小声念叨着“大哥肯定能想通”。李奎、张恒、周凯、赵玮、陈宽、陈安等人也都屏息凝神,竖着耳朵听着帐内的动静。

当岳鹏那句“从今往后,岳鹏愿率麾下弟兄,归顺世子,追随世子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清晰地传出来时,帐外瞬间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所有人都僵在原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随即,狂喜像潮水般席卷了每个人的脸庞!

“成了!大哥答应了!”王斩棘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跳起来,嗓门大得能传遍半个营地,脸上的激动藏都藏不住,眼眶瞬间红了。

张怀瑾长长地松了口气,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抬手拍了拍身边刘镇川的肩膀:“太好了,大哥终于想通了。”

刘镇川停下踱步,用力点头,嘴角咧得老大,声音都带着颤抖:“世子的真心,总算没白费!咱们八兄弟,终于能并肩作战了!”

周凌云兴奋地挥了挥拳头,对着周霆喊道:“爷爷!岳将军归顺了!咱们靖安军又添一员猛将!”

周凌峰也跟着欢呼:“太好了!以后打仗,又多了个厉害的将军!”

周霆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眼神里满是欣慰:“好!好!世子慧眼识珠,岳将军忠义可嘉,真是双喜临门!”

周虎对着父亲拱手笑道:“父亲说得是!有岳将军加入,我军如虎添翼,平定乱世指日可待!”

周豹也朗声道:“岳将军武艺高强,麾下弟兄个个精锐,这下咱们十一万人马,更是所向披靡了!”

李奎挠了挠头,咧嘴大笑,嗓门震得人耳朵发颤:“我就说嘛!世子这么好的人,岳将军肯定不会错过!以后咱们又多了个能打胜仗的弟兄!”

张恒、周凯、赵玮、陈宽、陈安等人也都喜笑颜开,互相道贺,脸上满是振奋。营帐外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欢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连远处巡逻的士兵都被这边的动静吸引,纷纷侧目,脸上满是好奇与激动。

“诸位将军,里面请!”

帐帘被亲卫掀开,沈砚扶着岳鹏走了出来。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沈砚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岳鹏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两人并肩而立,透着一股君臣相得的默契。

众武将见状,连忙上前,齐声拱手:“恭喜世子!恭喜岳将军!”

沈砚抬手虚扶,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同喜同喜!从今往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岳将军刚大病初愈,还需静养,今日暂且不议军务,明日再齐聚帐中,共商大计!”

“遵命!”众武将齐声应和,声音洪亮,震彻云霄。

岳鹏看着眼前一张张满是真诚与喜悦的脸庞,看着周霆祖孙的欣慰,看着自己七个兄弟的激动,再看看身边沈砚那坦荡的笑容,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对着众人拱手,语气真诚:“日后,还望诸位将军多多指教。”

“岳将军客气了!”周霆率先开口,“你我皆是为了天下百姓,往后便是并肩作战的弟兄,无需多礼!”

“是啊岳将军!”李奎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咱们一起跟着世子,打胜仗、平乱世,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十一万人的大军,因这一场真心相待的归顺,彻底凝聚成了一股不可撼动的力量。岳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无比笃定:自己这一步,走对了。而沈砚望着身边的众将,望着远处浩浩荡荡的军营,心中也燃起了熊熊的斗志——平定乱世,还天下太平,这一天,越来越近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中军帐内已灯火通明。十一万大军的核心武将齐聚一堂,案几整齐排列,帐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舆图,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标注得一清二楚,透着一股剑拔弩张的肃杀之气。

沈砚身着玄色帅袍,端坐于主位,神色沉稳,目光扫过帐内众将,最终落在站于前列的岳鹏身上。

岳鹏今日换上了崭新的玄色军服,身姿挺拔如松,大病初愈的苍白已褪去大半,脸色红润,眼神锐利如昔,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归属感,再无往日的疏离与戒备。他身旁,七个兄弟并肩而立,身着同款军服,神情肃穆,与他气息相连,透着一股同生共死的默契。

周霆祖孙、李奎、张恒、周凯、赵玮、陈宽、陈安等人分列两侧,目光灼灼地看向沈砚,等候主帅发号施令。

“诸位将军,今日齐聚于此,是为共商进军大计。”沈砚开口,声音洪亮,穿透帐内的寂静,“如今我军已达十一万人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正是挥师东进、夺取主动权的最佳时机。”

他抬手点向舆图上的一处城池:“首战,我们目标直指樊城。此城乃是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城防不算坚固,守将贪生怕死,麾下士兵战斗力薄弱。拿下樊城,既能打通粮道,又能震慑周边诸侯,为后续进军奠定根基。”

众将目光齐聚樊城的位置,低声议论起来,神色间满是赞同。

“世子英明!”周霆率先拱手,“樊城地理位置关键,且易攻难守,先取此城,可避实击虚,事半功倍。老夫愿率本部人马,从正面强攻,吸引敌军主力。”

沈砚点头,随即看向岳鹏,语气带着信任:“岳将军,你麾下忠义军将士骁勇善战,你本人更是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的猛将。我任命你为前锋大将,率两万忠义军及一万靖安军精锐,从樊城侧翼突袭,直插敌军腹地,捣毁其指挥中枢。”

岳鹏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拱手领命:“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三日之内,必拿下樊城侧翼,为大军开路!”声音掷地有声,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好!”沈砚抬手示意他起身,“你的七位兄弟,皆为猛将,任命为前锋副将,辅佐你一同作战。王斩棘勇猛过人,负责破阵;张怀瑾沉稳细心,负责侦查;刘镇川善用奇兵,负责截断敌军退路;李擎苍、陈守义、杨破虏、周护粮各领一部,协同作战,务必做到速战速决,减少伤亡。”

“末将等遵命!”七兄弟齐声应和,声音整齐划一,气势如虹。

沈砚继续分封:“周虎、周豹、周雄,你们率本部人马,随周老将军正面佯攻,务必牵制住敌军主力,待岳将军得手后,即刻发起总攻,不可给敌军喘息之机。”

“遵命!”周虎三人拱手领命。

“周凌云、周凌峰,你们年轻气巡逻警戒,防止敌军援军偷袭,保障我军后路安全。”

“是,世子!”两个年轻人眼中满是兴奋,高声应道。

“李奎、张恒,你们二人负责粮草押运,确保粮草按时送达前线,不得有半点差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事至关重要,交给你们,我放心。”

李奎拍着胸脯,嗓门洪亮:“世子放心!有我和张恒在,保证粮草一粒不少,准时送到!”张恒也跟着点头,神色郑重。

“周凯、赵玮,负责左翼防线;陈宽、陈安,负责右翼防线,务必守住两翼,不让敌军有可乘之机。”

“遵命!”周凯等人一一领命。

所有职务分封完毕,众将各司其职,权责分明,帐内士气高昂。

岳鹏看着沈砚有条不紊地部署着每一步,心中愈发敬佩。沈砚不仅知人善任,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更将战局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从主攻到佯攻,从粮草到警戒,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这份运筹帷幄的才能,让他彻底信服。

“世子,末将有一言。”岳鹏上前一步,目光落在舆图上,“樊城守将虽贪生怕死,但城西侧有一处隘口,易守难攻,敌军大概率会在此布防,作为退路。末将请求,派一支小队,提前潜伏于此,待我军正面发起总攻时,截断敌军退路,可将敌军一网打尽,避免其逃窜后重整旗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岳将军考虑周全,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此事便交由你安排。”

“末将谢世子信任!”岳鹏拱手,心中暖意涌动。沈砚不仅给了他兵权,更尊重他的军事见解,这份信任,比任何赏赐都更让他动容。

周霆也笑着附和:“岳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对战场形势把握精准,有你辅佐世子,何愁大业不成!”

众将纷纷点头,看向岳鹏的目光满是认可与接纳。昨日他还是尚未归顺的敌将,今日已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沈砚的真心与岳鹏的忠义,让所有人都放下了隔阂,凝聚一心。

沈砚站起身,目光扫过众将,语气激昂:“诸位将军,今日一别,便是沙场相见。我希望你们牢记,我们打仗,不是为了争夺地盘,不是为了权势富贵,而是为了推翻暴政,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不再饱受战乱之苦!”

“我在此立誓,若有一日,天下太平,我必卸甲归田,与诸位将军共享太平盛世!”

“愿追随世子,平定乱世,还天下太平!”众将齐齐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冲破中军帐,回荡在整个军营上空。

岳鹏跪在人群中,看着主位上那个年轻却胸怀天下的身影,心中无比笃定:这便是他此生要追随的明主,这便是他要为之奋斗的事业。

阳光渐渐升起,透过帐帘洒进中军帐,照亮了每个人坚毅的脸庞。众将起身领命,纷纷退出帐外,准备整兵出发。岳鹏与七个兄弟走在最后,他回头望了一眼主位上的沈砚,眼中满是忠诚与坚定,随即转身,大步走出帐外。

帐外,十一万大军已整装待发,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气势如虹。岳鹏翻身上马,与七个兄弟并驾齐驱,身后是两万五千名忠义军将士,他们眼神坚定,跟着主帅,朝着樊城的方向,浩浩荡荡地进发。

沈砚站在帐外,望着远去的大军背影,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这一战,必胜无疑。而属于靖安军的传奇,属于天下太平的希望,正从这一刻,正式拉开序幕。

樊城之下,喊杀声震彻云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攻城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忠义军将士如猛虎下山,踩着云梯奋勇攀爬,手中兵刃寒光闪烁,与城上敌军的刀剑碰撞出刺耳的声响,火星四溅。

岳鹏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出海,接连挑落三名守城士兵,枪尖染血,却依旧凌厉。王斩棘挥舞着开山斧,劈开城墙上的木栅栏,大吼一声:“弟兄们,跟我上!”身后将士紧随其后,踩着缺口往上冲;张怀瑾手持长剑,目光锐利,专挑敌军薄弱处突破,动作干脆利落;刘镇川带着一队人马,绕至城侧,试图从排水口潜入,截断敌军后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